系解考试两小时,题量大,还有相关病例的套题和四科混合题。
卷子里没有一道题是白给的,都得在脑子里过上好几遍。
对考生而言,光审题就要费上一番功夫,稍不留神就会着了老师设下的圈套。这让他们患得患失起来,有些不该犹豫的地方也会开始变得犹豫。
在这样的犹豫中,时间过得飞快。
短短四十分钟过去,大多数人还没答完题,霍阳却已经起身离开了座位。
(这才多久,交卷了?)
(他是老天爷派来嘲讽我们的天使吧。。。不带这么玩的。)
(老子才答了三分之二啊。。。)
林剑行毕竟是管教务的,基础医学知识早已忘了干净,看着填满的卷子,倒有些好奇:“写那么快?”
“做完自然交卷了。”
林剑行能猜到霍阳的学习能力,既然赶来就说明有了足够的实力。不过算算时间,他还是有些半信半疑:“能过么?”
“及格应该没问题。”
林剑行笑了笑,说道:“分数自然是越高越好,这样我才有和医院讨价还价的筹码,不然医院怎么敢要你做事?”
霍阳想了想,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自己的成绩:“一切随缘吧。”
“既然你自己把时间提前了,那其他三门也一起考了吧。”林剑行刻意压低了声音,同时翻了翻自己的监考表,说道,“三点半考生化,明天上午八点考生理,十点半是病理。”
霍阳点点头。
他下午本来就要去黄英启的教研室,正好让他早早批卷,好看看分数如何。
上学年生化考题偏难,考生叫苦不迭,大部分人都想着补考应该能容易些。
可不知出卷老师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试卷难度的走向远超他们预估,竟然比起正考还要再难上些。
尤其是最后几道题,不知都偏成什么样了,他们连看都看不懂。
什么因子、分子、酶都被搅和在了一起,还是多选题,这些考生只能胡乱瞎填碰碰运气。
在得知霍阳竟然参加了这趟补考后,黄英启有些生气:“你怎么不早说,那套卷子做得很无聊吧。早知道出难些,也好压压你的分数。”
“你就饶了那些补考生吧”
霍阳无奈,他去考这四门课的完全就是被逼的,又不是刻意逞威风:“我要是过不了,勤工俭学的计划就泡汤了。”
“你会过不了?”黄英启戴上老花镜,翻开霍阳的卷子开始批阅起来,“其他三门不敢说,但生化题的难度我清楚,根本难不倒你。”
霍阳也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在黄英启的书架旁晃悠,希望能找到自己钟意的书刊。
“话说回来,那三门能过关吗?”
“明天的病理难说,搞不好只能考个70多分。”
黄英启只以为这孩子一直钻研生化,其他科目就算看也未必能腾出太多时间。
现在看来这个推论完全错了,他面前站着的就是个怪物啊。
多少年了,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学生了
黄英启翻着自己记忆中的老黄历,好像从没有人能在一个月里就完成了别人两年都未必能学好的课程。
要是让他再学个一两年,恐怕都能参加毕业考,写上几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了吧。
这孩子要留住!
不一会儿,黄英启摘了老花镜,放下了手上的笔,指着卷子最后几道题说道:“你存心的吧。”
“老师,这话从何说起啊?”
“25道多选题,你就对了6道,其他答案看似错了,其实都是你故意的吧。”
霍阳愣了愣,心想这老头岁数都那么大了,反应怎么还那么敏锐。
“这不是怕考太高,有人缠着我嘛。”
“谁缠你了?”
霍阳看着他,并没有继续说下去,心想还有谁,不就是你嘛。
前几天那份去年的卷子,霍阳只错了四道题,可把老头乐坏了。当天就给他安利了好几本分子生化学的书,更有把他发展成自己名下的研究生的意思。
虽然黄英启已经60多岁,早已经过了收研究生的阶段。可见了霍阳,他还是忍不住想破例一次。
只要他来一次教研室,老头又是谈论生物化学的应用,又是阐述今后的发展和前程,任谁都能看的出来。
可惜霍阳志在学医,不想坐在实验室里做研究。
生物化学只是自己学医路上的一块垫脚石,作个简单的停留就得继续往前。
所以对于老头给予的暗示,他做了委婉的拒绝。
相比黄老头,面对霍阳的成绩,林剑行显得更惊讶。当初自己的戏言竟然成了真,而且分数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设想。
如果只是刚好及格,他是不会去找医院那些领导的。而且早在开学前,老头就已经拟好了各种借口。
医院岗位不像其他工种,安排工作本身就很麻烦。要逐层设立好责任关系,需要为霍阳设定出大堆特殊的规定章程,还有每月的工钱支出由谁负责,都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大学从没有这方面的先例,也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学生。
万事开头难,不是一句成绩好就能把人随便塞给医院了事。
国庆前一天林剑行拿到了分数,之后几天他动用了不少小手段,特意请来了几位医院领导。希望在国庆结束前能私下开个会,为的就是能安排好霍阳的工作。
“老林,你叫我们过来就为了个学生?”
第十六章 自行减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