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九十章 拍卖会上[2/2页]

我真的是捡漏王 灵异13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所以,这种话,不过是为了安慰陈叔罢了,说真的,此时张易的心里也一样没底,因为,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所以,只能是事情出现之后,随机应变。
      拍场上。
      有一部分人,都是冲着张易来的。
      有人甚至在聊,上江市那次联合秋拍拍卖会,似乎是从上江市那边来的。
      这第一件拍品,韦陀造像。
      虽然不是热门品类,也不是佛像之中的主佛或者菩萨。
      但是。
      拍卖的竞争力,还是有的。
      最终。
      经历八次竞价。
      以172万的价格成交。
      表现的中规中矩。
      还算可以,毕竟并不是热门品类。
      收藏品当中,如果单从价值方面来估算的话,有些东西,差别并不会太大。但是,上了拍场之后,有的时候,小小的差距就会被无限的放大。
      就比如青铜器,有铭文的和没有铭文的,就算工艺水准一样,年代一样,品相一致,那些有铭文的价格也要比没有铭文的价格高出一倍,甚至数倍。
      这就是差异化造成的价值。
      明代韦陀菩萨造像,没有款识,但是以172万的成交价。
      给年终大拍,起了一个好头。
      似乎为了拍卖场的效果。
      张易和陈叔的古董,被穿插在风铃园之前就已经定下的那一百多件拍品中间。每隔几件,就会有张易和陈叔的古董上拍。
      而张易收藏的古董都有标榜。
      所以,基本上遇到张易收藏的拍品,基本上每一件都爆。
      其中。
      排序第6的那件,明代万历年间的黄釉白子算盘。
      专家给出的参考价在300到400万之间,毕竟,这类藏品相对来说是比较稀少的,估价也显得略高了一些。
      然而。
      开拍之后。
      价格一路飙升,90万的起拍价。
      最终经历十七次的竞拍,以856万的价格成交,溢价超过一倍。
      这是张易都想象不到的事情。
      一个黄釉白子的算盘,虽然有大明万历年制的款识,但是,毕竟只是一个小算盘而已。856万的成交价格,真的高出天际了。
      之后。
      轮到陈叔的一枚签字版的袁大头上拍。
      陈叔在夜市上,以20万的价格收入囊中的,最终,也经历了十次以上的竞拍,以336万的价格成交。
      对于钱币收藏之中,一个极其热门的品类,袁大头,还是签字版的。
      这个成交价格表现的还算不错。
      属于正常的范畴。
      袁大头之后,风铃园安排,又上了一枚钱币。
      这枚钱币,就是张易收来的那枚祺祥重宝母钱币。
      正面“祺祥重宝”,背面“大清镇库”。
      清代钱币之中的王者,市场上可流通的价格,差不多在200万左右。
      不过。
      这里是拍卖会,又有收藏家的效应。
      所以。
      这枚钱币,也是一样爆。
      估价300万,150万起拍,最终经历十几次竞价,以557万的价格成交。
      溢价真的是严重了一些。
      但是。
      入手这件藏品的人,依旧是开心激动不已。
      为什么?
      因为,这是标准的一手古玩。所谓一手古玩,就是传承信息少,但又是从比较出名的收藏家手中出的古玩。
      这种古玩,如果拿下来,再次上拍。
      成交价格上,绝对不用担心。
      继续溢价,甚至价值翻倍,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这都是投资者的心态,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收藏家的心态。

第三百九十章 拍卖会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