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三十六章 心理[1/2页]

佛像庵 开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出到灵堂外,女警就往右边的道路走去。
      我跟上女警的身边,好奇的问道:“警官,我们到底要去哪里啊?”
      女警眼睛往我身上看了一眼,没回答,反而问:“梁先生,你听说过心理学吗?”
      我呃了一声,说:“听说过,怎么,你难道还懂心理学?”
      女警一边走,一边继续说道:“那你应该也知道外国的犯罪心理学。”
      我说:“只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内容,我以前是学研究的。”
      女警说:“犯罪心理学,主要是了解犯罪者的心理,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比如心虚的表现代表什么,包含人犯罪的人的表现又是如何,逃跑中或者在法庭上的犯罪者又是什么样的心理。”
      我欣赏的说道:“你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懂得这么多,真的很出色。”
      女警说:“我也是因为有这种本事,才能到现在这个犯罪现场来。”
      我四处看了一眼,问道:“警官,你把这里视为犯罪现场,这么说,死者是被杀害的?”
      女警说:“不一定,但有可能。”
      我问:“怎么说呢?”
      女警说:“死者离奇死亡,死者的姐姐失踪,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前者是默不作声,吃着晚餐死亡,是有自杀心理,后者失踪,有逃避的心理,或者有第三人绑架了后者,犯罪心理。而第三人就是凶手。”
      自杀心理、逃避心理、犯罪心理。
      这三种心理,我都不懂。
      我扶着下巴思考,其实陈贤死亡的这件事情说白了,就是鬼杀人了,但这些满脑子科学的警察又怎么会相信这种说法呢?
      昨晚我在古代女子的口中得知,郑淑芬的鬼魂去找陈贤索命了。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陈贤的死,就绝对和郑淑芬的鬼魂有关!
      至于阿惠为什么消失,这个就不得而知了。可能真如女警所说,逃避心理。
      或许是因为阿惠撞见了什么?所以逃避?
      “你在想什么?”女警停下来,看向我问道。
      “哦,我在分析你刚才说的三种心理。”我回过神来,认真的回答道。
      “你分析得怎么样了?”女警笑问。
      “不怎么样,毕竟我没有学过和心理有关的知识,但我认为,你说的第二种心理,逃避心理,是有可能适用在死者姐姐身上的。”我说。
      “为什么你觉得是这种心理有可能适用在死者姐姐身上呢?”女警好奇的看着我。
      我竖起一根手指,说:“我打个比方,比如死者死的时候,被死者的姐姐撞见了,死者姐姐因为害怕,然后就逃避,躲起来了。”
      “死者死的时候,只有一个目击证人在场,那就是陈家的王管家,没有第三人在场,你打的比方,不合理。”女警说道。
      我挠了挠头,问道:“你们法医已经鉴定完死者是什么时候死的吗?”
      “鉴定结果还没有出来。”女警说。
      “那就对了,你先不要断定死者死的时候,是不是只有王管家一个目击证人在场。”我想到了什么似的,立马说道。
      “难道”女警似乎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死者其实早就已经死了,当王管家出现的时候,看见的只是一个死人?”
      我满意的点了下头,说道:“谁知道呢,我又不是目击证人。”
      “死人是不会动的吧?”女警看着我疑惑的问道。
      “这个可不能断定,谁说

第二百三十六章 心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