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7章 涟漪荡港九,旧声惊绮梦[1/2页]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家有十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港岛的晨曦微露,维多利亚港的海雾还未散尽。
     报童清脆的吆喝声已穿透薄雾,响彻港岛的街巷。
     “号外!号外!柳小姐才貌无双,霍大公子公开赞许!”
     “左派报纸刊秘方菜谱,新奇实用样样有!”
     仅仅一夜之间,港岛的舆论场仿佛被投入了两颗截然不同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霍氏大少痴恋大陆女,这样的名人效应迅猛而炽热。
     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星岛日报》、《华侨日报》、《工商日报》等数家大报,不约而同地用了极其华丽的篇幅与溢美之词,描绘着同一位女子——柳茹梦。
     而且有了金庸大师之前的《北方有佳人》,他们这些小报对柳茹梦的赞誉,就显得相当自然,而非空穴来风。
     文中巧妙地将金庸大师《北方有佳人》那句意味深长的“寒梅立雪”作为引子,细致描绘了她明艳不可方物的姿容。
     “恍若月下玉兰,清辉自照”的文章又追溯其内地家世,隐晦地点出其书香门第、教育良好的背景。
     更特别强调了她所展现的语言天赋,能娴熟流利地切换英语、法语,应对得体,言谈间风致嫣然,实为兼具古典美与现代风采的绝代佳人。
     一时间,“柳茹梦”三个字,伴随着霍大少无形的背书,迅速占据了港九坊间茶余饭后的话题中心。
     她的家世、容貌、才情,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焦点,风头之劲,直逼当下的花边新闻明星。
     霍家的影响力,在这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将柳茹梦推向了舆论的光晕中心,塑造着那个霍公子眼中“十分完美”的淑女形象。
     然而,在另一片舆论阵地——筲箕湾、北角等地的报摊上,以《文汇报》、《大公报》为代表的左派报纸,其今日的版面则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朴实与实用。
     它们延续了对近期社会民生焦点问题的跟进报道。
     但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采纳了林火旺通过梁威霖传达的建议后,推出的全新内容板块。
     报纸的中下方,开辟出了不小的位置,登载着“市民生活指南”:九龙新界几处街市的鱼肉蔬菜当日价格对比、港岛各区公立学校入学登记手续的最新要求、电车、天星小轮最新的班次表变化。
     甚至还有“生活小技巧”专栏:如何去除衣服上的顽固污渍、雨季防霉除湿的简易窍门。
     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家庭厨房”栏目堂而皇之地占据了半个版面,详细刊登了一道港岛人家常菜“豉汁排骨蒸芋头”的做法,用料多少、火候如何掌握,写得清清楚楚,末尾还不忘标注:
     “本做法据上环陈记老铺秘方略作调整”。
     这样的内容,犹如给习惯了报纸满是时政社会新闻和商业广告的港岛市民,吹进了一股带着烟火气息的清风。
     买菜的阿婶捧着报纸,仔细核对着鱼价,盘算着今日买什么划算;
     送孩子上学的父亲指着入学须知,盘算着准备材料;
     厨房里的主妇们更是欣喜地将“家庭厨房”那页小心翼翼地沿着虚线撕下,叠好收起来,嘴里念叨着:“哎呀,陈记的老方子都登出来了,晚上试试!”
     “原来咸蛋蒸肉饼要这样才滑,难怪我之前做的总是不够嫩……”
     这种前所未见的实用性和服务性,让左派报纸的形象在市民心中迅速变得亲切起来。
     其结果可想而知。
     左派报纸当日的销量,在下午时分就传回了编辑部——相比昨日,有了一个显着的、令人振奋的跃升。
     虽然还远远不能撼动那些根深蒂固的巨头报业地位,但这股增长势头,清晰而有力,如同在闷热的三伏天里,泼下了一盆令人精神一振的凉水。
     而上午十时许,新华社驻港分社的办公大楼里,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舆论态势,也同样引发了细微的反应。
     走廊里,几位不同科室的同事遇见翻译室处长郭琳娴时,纷纷脸上堆起笑容,语气热络地表示祝贺。
     “郭处长,恭喜恭喜啊!
     令嫒真是才貌双全,这次港姐比赛的热门人选,我看非她莫属了!”
     “就是就是,芝兰玉树,霍大公子都青眼有加,这前途无量啊!”
     “郭处长好福气!女儿刚到港就如此轰动,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恭维之词此起彼伏,围绕的核心都是那个突然成为全港焦点的名字——她的女儿柳茹梦。
     霍大少那隔空而炽烈的示好,仿佛一道无形的金环,骤然加持在柳茹梦身上。
     但也隐隐反射到了郭琳娴这位母亲身上,无形中拔高了她在新华社这个内部体系里的人际地位。
     然而,听着这些真诚或不乏羡慕的恭贺,郭琳娴脸上勉强维持着的得体笑容下,内心却如同沉入冰冷的海水,越来越沉,越来越寒。
     “热门人选”、“霍公子青睐”、“前途无量”……
     这些词语越是闪亮,落在她耳中却像是一声声尖锐的警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桌上的几份不同类型的报纸,都大篇幅地刊载着关于柳茹梦的新闻。
     看着那些关于女儿才貌家世的完美描绘,郭琳娴没有半分做母亲的得意与喜悦,只有一种步步紧逼的窒息感。
     “越是完美,就越脆弱。”
     郭琳娴的指尖无意识地掐进了掌心。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女儿柳茹梦早已在大陆和林火旺结过婚的事实,现在就像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埋在柳茹梦如今被报纸媒体塑造的完美光环之下。
     霍震挺这种身份的公子哥,投入的热情越炽烈,付出的资源越多,无论是公开的舆论造势,还是她无法估量的私下支持。
     一旦未来被这个炸弹引爆,那种从云端被狠狠摔入泥泞的愤怒和羞辱感,会可怕到什么程度?
     郭琳娴几乎不敢想象。
     到那时,全港会怎么看待她的女儿?
     全港又会怎么看待霍大少?
     全港又会怎么看待郭家呢?
     而霍家的雷霆之怒,绝不是她和女儿,以及港岛根基未深的郭家能够承受的。
     她现在就像坐在一个越烧越旺的火炉上,火焰看似光鲜亮丽,温暖如春,实则正在加速引燃脚下的火药桶。
     更让她忧惧的是,现在舆论的浪头已经被霍震挺推得如此之高。
     她想要悄无声息地让女儿退出港姐竞选、避开霍公子的“关注”都变得异常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了。
     这已经不是她想不想让女儿出风头的问题,而是整个局面已经被无形的大手裹挟着向前疾驰。
     “骑虎难下”这四个字,像秤砣一样重重压在她心头。
     就在郭琳娴心乱如麻,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社长梁威霖的秘书探进头来:“郭处长,社长请您去他办公室一趟。”
     郭琳娴心里“咯噔”一下,深深吸了口气,竭力平复了一下脸色,才起身走向社长办公室。
     敲门进入,梁威霖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份《星岛日报》,上面赫然是柳茹梦大幅照片和关于她的报道。
     看到郭琳娴进来,梁威霖脸上露出热情洋溢的笑容,放下报纸招呼道:
     “琳娴同志,来来来,坐!快坐!我正要向你表示祝贺呢!”
     他指了指桌上的报纸,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
     “了不起啊!
     柳茹梦同志真是给我们分社,给我们的事业增光添彩!
     这才到港岛几天,就摘得港姐桂冠热门人选的光环,连霍震挺霍大公子这样有分量的爱国爱港人士都如此欣赏。
     相当好,非常好!”
     梁威霖兴致很高,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投向窗外繁华的港岛,仿佛看到了某种光辉的前景:
     “不得不说,眼下这个契机非常难得!
     我们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
     琳娴啊,我代表分社领导,强烈支持柳茹梦同志继续参加竞选,尽全力争取夺得港姐冠军!
     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你想,港姐是港岛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符号性人物,影响力巨大。
     如果柳茹梦同志能成为港姐,她就能自然而然地打入港岛的上层社会。
     接触更多有影响力的人士,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我们的声音,维护国家形象,促进同胞认同。
     这对我们当前开展港岛同胞的爱国爱港统战工作、展示大陆良好形象宣传,是大有裨益的!
     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活榜样!
     以后,我们组织的文化交流、慈善活动,都可以发挥她的影响力,为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添砖加瓦。
     你不要客气,尽管开口,必要的时候,我们这边也可以投入资源,帮助柳茹梦夺得港姐桂冠。”
     梁威霖的话语充满了鼓舞和战略期许,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和光荣的使命。
     他显然将柳茹梦视为了一块天赐的瑰宝,一个千载难逢的统战平台。
     可这每一个字落在郭琳娴耳中,都像一道道更加牢固的绳索,将她和她女儿捆绑在那辆隆隆驶向未知断崖的战车之上!
     支持?她内心苦涩至极。
     组织上的“强烈支持”,等于彻底封死了她任何退缩和保全的后路。
     她要如何说出拒绝的话?
     如何在不暴露秘密的前提下,解释那不可承受的风险?
     她只能勉强挤出一个干涩的笑容,含糊地

第367章 涟漪荡港九,旧声惊绮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