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地下归来欲放光明[2/2页]

一统洪荒 谶若如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片刻后,再来觐见国主。”
      “武国公!”
      “微臣在!”
      “你见多识广,可愿随我们一同去那寝宫听听我先祖言他们这一路之稀奇事?”
      “谢国主盛赞,老臣愿同往。”
      …………
      如此喧闹过后,这地下千丈之地又复安宁不少。时人们静待国主稍后满洞送光明,如今个个已是兴奋的翘首以盼。
      如今再看此时洞里的情况:三五星火闪烁,四五家人一聚。家大者,大石凿成宽阔屋;家小者,小石造成精巧室。百户成乡,居室错落有致。邻里间,皆互相帮衬着收拾家具、厨具,捯饬生计之物资。千屋成镇,乡乡各有三百六十行的能者,因此往来学习、教业之人多频繁,但不生纠纷之事。如此镇成数十后就是国了,因此三主洞穴似三国,安三处风俗习惯略有不同之民。虽有如此之分,但他们往来通商无碍,各学长处无阻。民与民无甚纷争,官与官各有交流。彼此相处安宁,各自相敬如宾。一副与地上无二的景象,三处似桃源各异的佳域。这般情景,安能不使地下之民欢腾?
      现在他们奢望的,恐怕就是与地上一般无二的光明了。
      就这样,那武天道抱着武万臣扶着那左纤伊小心翼翼的告退了,一家人走走笑笑,尽显家庭之温馨、感动。而这小龙餮兽见状后,便载着东方通善等人片刻即到了那石造的寝宫,如此之象,那些大臣荣幸与惊叹交加,怕是此生都无遗憾了。
      待这小龙餮兽将此次求宝的过程前前后后、详详细细都说给这东方通善听后,这东方通善面色凝重的久久不语。如此情况,看得那一旁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也不知东方通善那时是怎样的心态,但从他的表情来看的话,似乎他也认为天地间必定会有一场浩劫,而那武天道当时对蚌仙之言绝非荒诞之说。
      良久后,这东方通善将小龙餮兽和武天道求宝的过程大部分对这武国公等臣子说了,但关于那天地浩劫这一说他没有对这大臣们多说,有的地方则干脆跳过,其目的怕引起不必要的地下万民恐慌。而关于那咒语之事儿,这东方通善谨慎到只字未提。毕竟人心难测,说多了,引来无妄之灾,到时候如何引导这些百姓破土卫道?
      如此之谈,大半天过去了。那武天道此时急急赶到东方通善的寝宫听命。
      待那些大臣们见到武天道来了后,个个是施礼尊敬,万分佩服。见状后,这武天道皆是谦逊回礼,全说国主信任才能如此。如此表现,其父武国公看在眼里,赞在心里,他觉得这武天道总算知道不抢国主“风头”了。
      “国主,如今万事俱备,就等吾主亲临微臣擅自所选之地看看是否合圣意放光明。”
      “呵呵,真是难为天道了。令你在家休息片刻,谁知你如此奔波为民。既然卿忧心为民,君怎能无动于衷?先祖,劳烦你将我们这一行人载到天道所说之地。”
      “吼——”
      难怪这东方通善这么久才来,原来这忠臣在家片刻后,竟然独自一人驾逝尨兽在这方圆千里之地巡边一趟而来。
      正是如此,他这才信心满满的向国主推荐三处最适合放万年珠的地方,如今就差国主东方通善亲临去看了。
      听言后,这东方通善觉得这武天道真乃举世至忠至义之人。此时的他,不禁为之舒心而笑,而后便对这这武天道说着赞许之话。
      到最后,这东方通善急急起身请求小龙餮兽先祖为之行脚力,想直抵那武天道所说的三处地方。
      这要是换成先前时候的东方通善那是断然不会劳烦这小龙餮兽一直充当着马匹之角色,但现在眼盲的他,行动极为不方便,纵使自己行进速度在这洞穴里除了小龙餮兽外可以说是最快的,然而不辨方向的他行动起来只有碰壁的份儿。所以不得已,只有将自己的小龙餮兽先祖常呼来为“坐骑”了。
      “国主,此楚阳国之地,水足而低洼,不是龙餮先祖未选好地方挖掘,实乃事后才发现此处沁水的现象很严重,况且东边水源处若似大河而流。所以依臣之见,我们大可将那其中一颗万年珠放到国之偏东处,放好以后,能使那大河退汹涌而潺潺,人们可疏洪涝而浇沃土,如此适合中南方谷类之物……”
      须臾后,这小龙餮兽将这君臣数十人到那武天道所说地方。于黑暗中,这武天道施法弄起他凤头鹤遗留的神火照得一方煌煌,其目的即是先让这眼明目清的楚阳国大臣看清楚此地是否合适放那光芒如日的万年珠。
      在大臣们皆感觉此地很适合放这万年珠后,这武天道便开始向国主东方通善说着此处的情况。言语中他将自己所选的理由如实上禀,听得那些大臣们皆口口称赞,个个佩服。

地下归来欲放光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