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计退暗探渐进决战[2/2页]

一统洪荒 谶若如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来这东方通天看完那武国公的亲笔信后,已是觉得千影那边的情景不用再分心多忧了。从他那大笑的神情可以看出,这次他是罕见的“动皮又动肉”的笑,好像是了了一桩忧虑许久的事,这是装不出来的。
      在看到这些后,东方通善更是笑得开怀——难得能打消你的狐疑,今日终于做到了。
      可能诸位会问,那武国公的书信上不过是写迷惑东方通天的“忠义之言”,为何心知肚明的东方通天却要笑得好像真的就欣喜于信上所述一样?
      其实这一切都和那金震凛上前呈信有关。
      只见当时那东方通善在接金震凛毕恭毕敬送上来的信时,瞧见金震凛向他使了个只有自己能察觉的眼色,与此同时,在接信的一刹那这金震凛也快速地将武天道写给东方通善的信一并都交给了东方通善。当时东方通善从容不迫,大袖遮掩之下,他看清楚了谁是武国公的信和谁是武天道的信。于是在他转身上龙椅之时,他就极速把武天道给他的信放进自己的胸襟处,其动作之快不过眨眼而已。
      当然这一切仅是背对着东方通天所为,根本就看不出任何破绽,所以那本是纠结于武国公的信到底给不给这多疑的王弟看的东方通善,在那一刹那不禁心中大喜,因此在将武国公的信快速看完后,他就带笑大声的对东方通天说着武国公信里的内容,其实当时他心里所乐不为别的,就是欣喜金震凛在东方通天广目睽睽之下竟能将武天道给自己的信巧妙的送到自己手上来,不可谓不谓他粗中有细!
      此一举,不仅使我能及时了解千影、楚阳的处境以及接下来的“移民计划”,还能使这东方通天彻底相信“不乱”的千影自己可以少分散些精力去防——如此的话,能给武天道减少很多“暗探相扰”的压力。
      当时的东方通善如是想着,心里随之也少了些对千影、楚阳的忧虑。
      “既然这样,呵呵,通天你就别把人家逼得太紧,要让他们知道我东方通善从来没有担心他武家会“变节”,所以你无须派什么人明显的监视千影,如此可让千影万民觉得我大国主确实待他们不薄,他们也不好起情绪生异心,再者其他附属国也知道孤王高德厚义,若千影果真起了反动之心,这些附属国也不会站在“乱臣贼子”这边。究其以上所说,你若仍不放心派监视之人在千影附近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千万不要做得太过导致局面失控,至于后果你是知道的啊!王弟!呵呵呵,这么多年来你办事我是最放心的,王兄多言了。”
      在大笑过后,这东方通善“趁热打铁”——见东方通天确信千影不变后,又说了一番绵里带针的话——表面上是很寻常的君主对外怀柔政策,实际上是通过这些可能出现的状况来不加明显的提醒你东方通天做事别太过,“后果你比我清楚”。
      如此不暴露真实想法的提醒,不可谓不高明。
      “王兄言重了,您刚刚所言句句提醒了王弟,你放心,回府后我这就将那原先忧心千影有变的监视之人尽数撤回,让他们千影再无借口生变了。”见东方通善所言“句句在理”——先前派人或明或暗的监视千影那是必须的,因为这是谁都保不准的事儿,别的附属国不会说什么。现在呢,千影都如此表态不起异心,你若还那样防范人家,那就“君不信臣,人人自危”,动干戈那是迟早的。所以在一想利弊后,这东方通天马上表态此时应该展“大国风范”,于是如此说着“为君解忧”的话。
      当然,这只是东方通天应付台面上的话,即使他撤走那些“明探”,他也不会傻到撤走那些潜藏在千影、楚阳等国的“耳目”。
      但这样也好,能撤走些在城池外的“明探”,对武天道他们行事起来也是轻松不少,这些都得归功于这东方通善对东方通天不加明显的“晓以利害”。
      就这样东方通天和东方通善兄弟俩继续着斗智斗勇,当他们把所有自认为计划里容易出漏洞的细节处理好后,就待如今已是离现在两个多月后的王位之战。
      也正是这个时候,东神南面的南涯国国主听闻东神其中一个通神师已“死”,而且证实是自己的强敌武天道时,那南涯国国君更是狂喜不已,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实现“伟业”的时候,于是国内好战势力开始蠢蠢欲动,等待国主的一声令下……
      当然这是后话,还是来看看东神国内两多月后惊世之变,到底谁能打破洪荒格局……

计退暗探渐进决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