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外松内紧[2/2页]

一个人的甲午 面条2008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设了一个更加隐秘的内勤处。具体有哪些人员。负责什么事务。只有吴绍基一个人掌握。旁人根本无从知晓……
      两个月前。李奇峰按照吴绍基吴大人的密令。带人前往辽东一带。负责与先前派往那里。已经渗透进马匪中的10人进行联系后。京城内外剩下来的一大摊子事情。现在就全部落在了郝冷一个人身上。
      京城内的樱木恭太郎和神尾光臣。津门乐寿堂里的坂田正雄。还有回到上海的荒尾精………这几个重点人头都已经按照吴绍基吴大人的吩咐。派人进行了严密的监视。郝冷坐镇京城。负责这几条线的情报收集和归总。制定所有的行动计划。调派各处的人员。虽然身边也有几个像王皖江这样的的力助手。但是千头万绪的事情毕竟太多了。压的郝冷实在有些喘不过气来。
      但是比起过去来。现在的郝冷已经成熟稳健了许多。更主要的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再也不会像去年在津门那样。动不动就想着把人干掉。举措处置都透着些生涩和鲁莽了。
      此刻摆在郝冷面前最棘手的问题。还是新建陆军里面那个李达成和樱木恭太郎之间的关系。依着过去。这个李达成恐怕都死一千次了。居然敢和日本人勾勾搭搭。只是吴大人有严令。这个李达成和樱木恭太郎都不能动。而且绝不能让他们有所察觉。要做到外松内紧。
      外松内紧。谈何容易啊!郝冷习惯性的揉了揉鼻子。摇了摇头。
      沉吟片刻。他走回到桌前坐下。挥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然后小心封存在蜡丸里面。
      “来人。将这封信马上交给吴大人。”郝冷沉声吩咐道。
      郝冷也想不出什么万无一失的办法出来。做这一行原本也没有什么万无一失。时间急迫。他只能采取最有效的办法。向吴绍基吴大人建议。寻一个由头。比如到江南采办物资。将李达成调出新建陆军。这样一来。樱木恭太郎也就束手无策了。
      只是。吴大人一直留着这个樱木恭太郎。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向冷漠的郝冷。此时嘴角也是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就像是猫玩弄着一只老鼠一样。能够看着樱木恭太郎被自己玩死。这种感觉很舒服。
      光绪十九年十月二十四日。朝廷明发旨意。调西安将军荣禄进京。担任兵部尚书兼管步兵统领衙门。
      清朝六部尚书都有满汉两位。通常情况下。以满人尚书居首。朝廷调荣禄担任兵部尚书。势必排位在现在的汉人尚书孙毓汶之上。而孙毓汶曾位列军机。多年来颇受太后信任。无论声望、品阶和在朝中的的位。怎么可能被太后放在刚刚拔擢的荣禄后面呢?
      朝堂当中。最重要的还不就是这排班站位。有心思敏捷的官员已经隐隐的瞧出了一点端倪。太后这样安排。很有可能意味着孙毓汶要重进军机了。
      还不只如此。这半年多时间。朝廷当中还暗暗的有一种议论。将现在的世铎和当年乾隆朝的讷亲作比较。只不过一直都是朝臣间的窃窃私议。此刻见到朝廷的这道旨意。再联想到让荣禄兼管步兵统领衙门。原本私下的议论一夜之间便尘嚣直上。太后要收世铎的权了。
      朝臣们如此猜测不是没有根据的。记的当年刘统勋曾经上过一份疏奏。认为讷亲兼职过多。统理部务。入典宿卫。参赞中枢。兼以出纳王言。趋承近卫。权力太重。任事过锐。非“谦受益”之道。故而请求皇帝遏制讷亲的权力。
      而今日的世铎。与讷亲是何等相似!军机领班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督练陆军大臣。集满朝权柄于一身。且都是要害之处。月满则亏。这样的局面无论对朝廷来说。还是对世铎。都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朝臣们见到这道旨意。再联想到荣禄一直太后被视为久历兵事。纷纷猜测荣禄可能将接任督练陆军大臣一职。从而分散过于集中的权力。
      光绪也从翁同嘴里听到了这样的议论。翁同此举是刻意提醒光绪注意。而光绪对此早就了然于心。慈禧不用荣禄还会用谁呢?历史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穿越就发生多大的改变。该来的总还是要来的。
      他此刻并不担心荣禄。他担心的是荣禄一旦接任督练陆军大臣一职。和袁世凯联起手来。。强强联合。肯定是奔着做大做强去的。而以陈卓应对朝局的能力。肯定是驾驭不住这样的局面的。
      朝局光绪做不了主。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不过有一点光绪却是想的很明白。荣禄从西安启程回倒京城。差不多也快年底了。过年休息几天。拜访一下京城的新朋旧友。再理顺朝野上下各方关系。基本上就到了明年四五月份了。而那时候。甲午已经开始了……
      风云变幻之际。一个小小的荣禄。在这样的惊涛骇浪中又算的了什么呢?

第十八章 外松内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