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到东北绘制的图。这样做也是为下一步。在东北着手展布。埋下伏笔。
而陆军学校里面的段祺瑞、冯国璋、王世珍等人。光绪是铁定要放到新建陆军里面去的。此时再把霍斯特也抽走。陆军学校顷刻便成了空架子。
这一犹豫。事情便拖了下来。随着吴绍基招募的兵员源源不断的到来。最后光绪也没有了办法。只能让陈卓私下里去征询霍斯特的意见。让霍斯特两边兼顾。
在光绪的印象中。霍斯特是一个非常傲慢的人。能否同意这样的安排。光绪也没有把握。又不能用朝廷的命令去强行压服他。
但是令光绪没有想到的是。陈卓刚刚把话题一谈开。霍斯特居然毫不犹豫。当即就答应了下来。并在第二天便赶往了新建陆军督练处。将陈卓和袁世凯叫到一起。告诉他们眼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借鉴德国的军事建制、战术、技术和操典。制订《练兵要则》。《营制》。《新建陆军操法》。以及其他制度。
后来光绪才知道。霍斯特所以如此。与陆军学校600多学员击溃丰台大营4000多官兵有关。
那日陆军学校全体学员集合去丰台大营平息哗变。霍斯特因身份所限。不能亲身参与。只能焦急的在营房中等待消息。别看他平日里不苟言笑。严肃沉默的像陆军学校的操典。但是那一夜。霍斯特的心中还是忐忑不安到了极处。毕竟是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学员。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对手。情况如何很难去预先估计。
直到陆军学校的学员整队回来。并且告诉霍斯特一举击溃丰台大营的消息时。一直站在操场上的霍斯特才忽然间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当夜。他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喝了一夜的酒。嘴里也不知道念叨着什么。第二天一早。在见到从颐和园回来的陈卓的时候。霍斯特第一次停下脚步。笔直的站在路边。按照教习面对总办时的礼节。给陈卓行了一个标准的德礼。
然而编练新建陆军。对这个国家。对这个国家的每个人来说都是第一次。百废待兴。没有谁有更多的经验。只能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样。拼命的往前冲。一直向着甲午冲去。
正当光绪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新建陆军中时。朝廷中又忽然生出了一丝意外。
三月二十一日朝会时。经过丰台大营哗变一事后。一直都相当低调。相当收敛的孙毓汶。忽然在所有人都奏完事情。正准备退朝的时候。出列奏道。
“启禀皇上。微臣身为兵部尚书。近来对新建陆军一事。结合各队的事务。也认真研究了许久。微臣不揣冒昧。有一些心的和想法。想禀告皇上。供皇上参详借鉴。”
光绪不觉微微一愣。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个道理光绪比谁都清楚。更何况此刻面对的是孙毓汶这样一个老奸巨猾的家伙。
光绪不由的提高了警觉。微微一笑说道。“孙毓汶。今日是朝会。自然是畅所欲言。有什么话你就说吧。只要是对新建陆军有帮助。朕当然会采纳之。”
“启禀皇上。新建陆军担负京畿防务。责任重大。微臣近日观察新建陆军之编制。军官多为陆军学校学员。兵士则从淮、鲁等的招募。此法虽妥。但是也不无瑕疵。微臣经过反复思索。特向皇上建言。可仿效日本近卫师团。挑选自八旗的精壮充实于军中。使新建之陆军真正成为朝廷可以倚重的禁卫军!”孙毓汶躬身说道。
一股无名的邪火。顿时从光绪心头升了起来。孙毓汶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提出要把旗人放进新建陆军中去。这个老家伙心思用的深啊。居然还琢磨出了日本近卫师团。
“依你的意思。就是让朕再编练出一个丰台大营出来吗?”光绪面色一沉。冷冷的哼道。
“丰台大营之弊端。不独丰台大营。全国上下无不如此。只是情状深浅而已。故而微臣以为。选拔八旗精壮。且忠于朝廷者编入新建陆军中。则不仅能为天下绿营、八旗的表率。也更能彰显我大清振兴国势的决心。”孙毓汶面无表情。低着头说道。
你到大街上去看看。这满大街的旗人有几个能用啊?这句话刚刚想脱口而出。光绪忽然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了。
此时朝堂中的情形。多少显的有些滑稽。一个汉臣竭力主张选拔旗人进入新建陆军中。而自己这个满清的皇帝却坚决反对。这个时候自己和孙毓汶再在朝堂之上争论起来。那不仅是荒谬之极。可笑之极。更加是相当危险的。
满汉之防。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触及的底线。孙毓汶今日拐了弯的引诱自己发火。目的就是想把自己往这上面引。一旦自己当庭反对。势必引起王公贵胄的强烈反对。立刻京城内就会掀起轩然大波。局面会怎么发展很说。但是编练新军必然会受到冲击。要是动摇了慈禧的心思……
想到此处。光绪狠狠的吸了口气。将那团邪火压在心头。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说道。“孙毓汶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朕心中也一直有此想法。世铎。你向太后举荐的景铭。这么长时间一直跟在朕身边。朕看他就很不错吧。回头你打声招呼。让景铭也到新建陆军中历练历练。也不辜负你一番举荐之意吧……另外。宫中侍卫。或者皇亲贵胄。有合适的。世铎。你都可以详加考察嘛。但是朕只有一个要求。看戏遛鸟、抽大烟、逛窑子的。朕一个不要。且必须通过考核。符合新建陆军的要求。谁要是胆敢把这样的人弄进来。坏了规矩。朝廷国法。朕绝不轻饶!”
说罢。光绪冷冷的看了孙毓汶一眼。转身拂袖而去。
老子既没有答应。也没有不答应。绝不给孙毓汶这个老家伙留下把柄口实。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一直憋着气回到玉澜堂。光绪心中才微微平息下来。今天的事情太玄了。差点一冲动上了孙毓汶的当。可是再往深里想。这个时候。孙毓汶忽然跳出来。说出这样一番话。究竟背后还有什么用意呢?
第五十二章 冲向甲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