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一章 重大进展[2/2页]

修真大亨 灵魂深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极致,本来日韩系的数码产品都紧紧地把守着数码产品的高端领域。从光脑平台出现之后,就已经开始步入没落了。支持lhd标准的数码相机,没有采用光学变焦,甚至没有严格的光学镜头。基于“留影符”法术的数码相机技术,其原理就是模拟眼睛的作用,将“看”到的东西,以光脑数据的方式储存下来,以数据处理的方式还原成lhd标准的照片,甚至没有像素一说,lhd标准,已经是最高的解像度了。没有光学变焦,一是为了缩小体积,二是根本不需要,采用类似数码变焦的方式,在照片的原基础上放大就行了。理论上,lhd标准就是矢量图片,放大任何一点都不会严重失真,当然,极限的放大还是会模糊,但眼睛都看不到的东西,你指照照片上会显示出来吗?那你不如用显微镜了。
      在五行集团位于光龙大厦的总部里,莫伦很难得地来这里办公。谭世为交上来的订单让莫伦看得头皮发麻:以目前的产能,排期排到了明年此时。莫伦不得不吃惊地对谭世为问道:“我不记得我们有炒作过啊?怎么订单这么恐怖的?”
      谭世为苦笑着说道:“你不知道,我们的东西卖得太便宜了!”
      莫伦吃了一惊,两千八百元人民币一部的手机,一千五百元一部入门级光量子数码相机,项级的专业用数码相机也才五千,真的太便宜了?这些东西,主要就是一些基本的材料,然后就是真元能激光的能耗,和一些微光脑核心,简单到不得了。一部手机的生产成本还不到三百元,其中一百块还是电费!
      莫伦看了看几种产品的全部订单数量,加起来居然有五六百万部的样子,莫伦还是太低估这些产品的潜力了。也确实,实用而充满时尚,费用也不算太高,更重要的是和光脑平台有很好的支持度。
      莫伦头痛地说道:“提价吧,目前的产能有限,我们不可能让人等一年才拿到手机的,这太不像话了吧?”
      “现在才动用了两条新成立的生产线,有两条基于你的命令是不能动的,要是拿过来用就好,至少可以多一倍的产能啊!”谭世为不满地说道。
      莫伦咧了咧嘴,那两条生产线,现在还正在全力赶k1猛龙型反重力战机,订单是死命令的,不能拖。而且,这些生产线别的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能耗很可怕,电能转化的真元能效率,耗电量太高了,上海虽然不是重型工业城市,但是用电也有些紧张的,莫伦没有解决自已能耗的问题前,都不可能随意用电。
      送走了谭世为,莫伦接通了知之的专线,专用生产线的管理是由知之来负责的。k1猛龙型和k3精卫型战机的订单,需要莫伦在阅兵前完成至少12架k1型和至少3架k3型,组成编队亮相。知之给出来的进度报告,现在已经完成了八成,只余下三架k1型准备下线。
      听到任务可以按期完成了,莫伦这才松了口气。两条生产车间是全自动化的,效率极高,而且因为是生产军工产品,保密程度需要不经人手。车间的技术,说起来也是从莫伦的凌武岛上发展出来的,建岛的时候,知之大量采用了自动化工具,这些技术被应用到了生产线上。
      知之也对莫伦将如此重要的生产资源,放到这个很紧的任务上有些不解,在屏幕上对莫伦说道:“这订单基本是没有钱赚的,而生产其他产品,却至少都有十倍的利润。虽然是军工产品,但也不是不能争取期限的,你怎么就没推托一下呢?现在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啊!”
      莫伦笑了笑,道:“国家需要嘛,而且,我也并不是没有收获的。这个单子,换来的是我可以发展民用反重力技术,你以为,人工岛的技术上面就许我这么乱用?”
      “民用反重力技术?”知之好奇地反问道:“人工岛算一个,难道是反重力浮行车?”
      “嗯。”莫伦应了一声,又道:“其实还有更多领域可以运用的,不过前提准备工作需要先做好,上面的意思是很重要的,有人支持了才好办事。”
      “反重力技术应用啊,现在已经有很多方面了。如果全面转为民用和商用,可以赚很多钱哦。”知之乐呵呵地说道。
      莫伦奇道:“我不记得你会对钱有感觉的啊?”
      知之哼了一声,道:“那是为了你着想,几个项目太烧钱了,你的固定资金回收太慢了,光龙集团的分红又不能动。现在只有我们自己想办法了,你又把自己的产能给限制了,不想多点办法赚钱,你怎么养得活这么大一群人?”
      莫伦咧了咧嘴,海南、福建的温室是超大规模的,仅海南那的就需要投入至少十八亿。仙术实验室在进行的研究每一样都是吞金巨兽,尤其是段涛的真元能动力炉技术,不是钻石就是玉石,都不是一般的贵。
      莫伦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好好好,你看看还有什么可以利用的技术,实在不行,我得考虑一下罗宾凯诺的意见了。”
      知之道:“就反重力技术的商业价值,目前的产能,也不可能有多大发展的,倒是有一样间接的技术比较有发展价值,发展成本也最低。”
      莫伦轻轻地皱了一下眉头,项目太多了,莫伦又不是很上心,所以不是很清楚,只好问道:“哪一个?”
      “农作物种子零重力激变实验。”知之很快就报出了一个项目击者的名字来。
      莫伦眉头一跳,差点就忘了还有这项目,种子改良,这个可是蛮有赚头的。这个项目是卫堂负责的,宗蓝也跟进过一下。莫伦接通了呆在实验室里的卫堂专线电话,但是沉浸于研究中的卫堂,直到知之在那头唤醒了他才走到视像电话的镜头前。
      “农作物种子零重力激变实验?这个计划进行得不错啊,神山那边的实验场交回的报告很可观。我把数据传过去,你看看。”卫堂手脚利落地把报告发送给莫伦。
      神山温室那里就是这项目的实验场地,那些受神山被封影响的村民,加入了实验性实地种植测试。这是影响长远的计划,不是一时三刻就可以得到结果的。但现在已经进行了一年多,测试数据已经可以说明很多因素了。
      莫伦看着数据就是一阵眼大,惊叫起来:“不会吧?这不是大跃进时代的报告吧?对比种植数据有两倍的提升?种的是什么啊?”
      仔细地再看了一次全部数据,莫伦越发吃惊,莫伦童年时代是在乡下度过的,农田种植的东西还是知道些。水稻品种测试种植成绩是亩产公斤!莫伦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按常理来说,亩产能达到1000公斤就算是极为可怕的了,平均亩产也只有七、八百公斤。再看看玉米种植测试结果,也是差不多,其他作物的对比成绩,也是这个上下,都有两到三倍的提升。
      莫伦的出身,决定了莫伦明白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莫伦一阵头皮发麻,这比赚了一千亿都要让人震惊,不禁愕然地问道:“怎么种出来的啊?”
      卫堂毫不在乎莫伦的震惊,耸了耸肩,道:“测试的农田,是有我们的技术员跟进情况的,病害等因素可以控制。这些作物的种子,一开始只是按太空种子的标准进行零重力激变过程,后来在人工灵气环境系统取得进展之后,我将种子激变过程加入了灵气环境下的培育过程。如果是在我们的温室条件下,这个项目下的种子成绩,应该还可以再提升一些。”
      “是人工灵气环境系统下诱发的激变结果?不是在种植的过程中加入了人工灵气环境系统?”莫伦怪声地问道。
      卫堂道:“那是不可能的,人工灵气环境系统的应用我们都不够用,还怎么能用在作物上。不过理论上,采用人工灵气环境系统种植,产量和质量都应该会有更大的提升,只是还没有测试过。”
      “那现在测试的种植质量呢?别产量上去了却是不能吃的东西。”莫伦紧张地问道。
      “boss,这技术是我跟进的啊!别对我没信心好不?报告的附件中有一些作物的照片,你看看就知道能不能吃了。”卫堂不满地对莫伦说道。
      莫伦被报告的数字惊到了,所以没看照片附件,此时才打开了照片档案仔细地看起来。一看之下,莫伦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可怕的亩产了。照片上,一块水稻田上的水稻都快长到了人肩高,对比的一个老农夫捧着一把水稻笑得合不拢嘴。长得这么高,却没有压折了茎,水稻苞粒比普通的大了快一倍,结的稻粒数量也多了很多。玉米的照片更吓人一些,一个棒子快有大腿粗了,把苞衣剥掉后的照片也还是很吓人,那个不是玉米棒子,那个是冬瓜吧?
      莫伦看得头都大了,这个顶目是莫伦的实验室负责的,和之前的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室脱钩的。莫伦连忙问道:“原始种子呢,控制好没有?”
      卫堂眉头皱了一下,道:“这种种子并不能从种出来的收获里提取的,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自然环境下的灵气密度不高,改良过的种子种出来的收获里,没有可以作为种子提取出来的价值。第二代种子就失去了一半的活力,第三代后就完全没有改良的成果了,但是在实验室里再培育后又可以了。”
      莫伦欣喜若狂地说道:“这么说,这种种子技术,只有我们可以制造,而且还不会因为种植而流失?”
      卫堂看着莫伦仿佛看到了金山一样的神情,奇怪地问道:“的确是只有我们才有技术,不过,这技术很重要吗?”
      “白痴!有什么比粮食更重要?”莫伦狠狠地骂了一声不明就里的卫堂:“这个可是天大的宝藏啊!”
      “能赚很多很多钱了吧?”知之得意地说道。
      莫伦却眉头一抖,道:“这技术,有比钱更高的价值。”
      知之奇道:“boss,你打算怎么做?”
      莫伦怪笑一声,道:“你会看到的。”
      “哼,又卖关子,不理你了。”知之生气地在莫伦面前的屏幕上消失了。
      卫堂在此时说道:“不过要是需要量产种子的话,需要更高强度的人工灵气环境系统,boss,你还是让段涛把动力炉技术弄好吧,我和白皮很多项目都在等他了。”
      莫伦马上就联系了段涛,从周森子那睦人里弄到的高质玉料,段涛已经通过实验炼制,得到了一些成绩,仿照七宝如意球弄出了一个原形,功率比海南文昌基地的更高一些。但是要再建造更多的动力炉,就需要更多高质的玉料。
      莫伦没有这方面的关系,不过四方集团应该有些门路,莫伦需要的玉料量是很大的,在市场上买是可以,但莫伦需要的量又要质高,所以直接从进货渠道弄更方便一些。另一方面,龟缩起来的金色徽章,也需要高质玉料,所有的方向,最后都集中在了一个很小的地方:缅甸。

第九十一章 重大进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