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见到李民第一句话,就是开门见山的说道:“国主万安。山人岳山,华山希夷老祖门下。国主敬请放心,我华山隐仙一脉,万不会干涉天下之王朝更替。”
李民大感可笑。
要知道,李民自从知道有这么一个华山隐仙一脉的存在,可一直都是以其为假想敌的。所有的人,几乎都说,大宋开国之祖赵匡胤与那华山老祖陈希夷交情莫逆。赵匡胤得知赏识和帮助,这才取得了当时三山宗门的鼎力相助。这才得以赢得天命,黄袍加身,更一统天下,剿灭了崇信佛教,有着白马寺宗门倾力支持的南国。
可如今,三山宗门,出了那北方之尊的正一道张天师,一向淡薄名利,没来投奔他李民之外,阁皂山和茅山,如今都已经在局势逐渐明朗之后,彻底倒向了他李民。而这一直以来貌似大宋皇室的守护神,一来见他李民,开口就是这么一句话。可见这传言是多么的不可信。
甚至,李民都有一些感觉,会不会那一直没来投奔他的天师道张天师,也只是因为其教派的根基遍布北方,不仅仅在大宋境内,更在如今的大辽幽州。地位微妙超然,这才没有向他李民急于表态,而那完全立足南方的茅山,在他李民彻底统治了南方之后,这才不得不急于投靠。
李民不禁暗暗感叹:世俗权力,果然是连修道之人,也是不能全然超脱的。
不过,面对表现出了部分善意的岳山,李民还是要给面子的。毕竟隐仙一脉有多强大,李民虽不知道,可一个隐仙一脉能让整个三山宗门忌讳,连茅山和阁皂山这等强大的实力都要小心。若是没有必要,李民实在没有什么平白树敌的道理。
李民当即微微一笑道:“久闻隐仙一脉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不私心。顺应天命。以天下为公。果然是修道达人。本尊佩服。不过,贵宗虽以天下为公,可本尊统领天下,却不能不表彰此等节操。本尊当有所供奉。除这华山地界,依旧由贵宗搭理,免予赋税之外。本尊还要每年供奉十万白银与贵宗。以表心意。”
岳山闻言,也是相当惊讶李民的大手笔。要知道,大宋给与辽国的例银,也不过就是十万白银,加上一些其他的绸缎等等罢了。这李民若是立国,每年就给他们华山十万。这可真是不小啊。与之相比,原先宋室许给希夷老祖一片荒山,真是没有什么可比的了。何况,即使是这片荒山,人家也依旧没有收回,依旧保持不变。这就更给面子了。看来,支持李民一统,快速安定天下,果然是正确的。
只不过,面对李民的慷慨,华山隐仙一脉流传的使命,就有些尴尬了。
这也是岳山久担外门持事,对于皇权和金钱的接触比较多,抵抗比较弱有关。若是换一个内门的核心弟子,根本就没有金钱的概念,更不知道皇权有什么可敬的,自然就没那么的想法了。
可这岳山,终究还是隐仙一脉的人,虽然比较在意世俗的皇权,也比较难以抵制金钱的引诱,可其宗门的使命,却是绝对不会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就算他不说,会宗门后,宗门依旧还是会派其他人来的。
不过,有了李民的许愿在前,岳山做不到无欲则刚,其口气自然也就越发的婉转道:“谢过国主厚赐。我华山实在是受之有愧。按说我华山受国主赏赐,本不应多事。可我华山一脉遗留世间,却有着祖传使命在身,却只得厚颜恳请国主帮衬。”
李民一听。心中微微不悦,已经给你华山厚赐了。还惦着怎么的。难道真以为我这里软弱可欺,随你怎么捏的面人么!
不过,岳山说的婉转,李民也是听的出来。现在也没撕破脸,暂时听听这华山有什么要求,却也无妨。毕竟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最后拍板的,还是他李民。
当下,李民并不置可否的说道:“而华山有什么使命可用的本尊,但说无妨。本尊必斟酌相办。”
岳山虽然没看出李民的喜怒,可也知道自己稍后的要求有些过分。不过,那对李民也是有好处的。总还让岳山有几分说服李民的信心。
岳山当即组织了一下言辞。恳切的说道:“国主。当今天下,正逢末法时节,实是我修道之人的末日天劫。如今在下听闻国主已是金丹大成。谅国主金丹凝固之后,也应感知天地灵力稀缺。身体内外不合,体内金丹灵力有反向外界流失之相。故为国主计,在下敢请国主放弃皇权,早日飞升罢。在下愿为国主做飞升指引。”
第二十二回 敢请您飞升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