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49.第 49 章[2/2页]

名门福妻 茗荷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仔细了。
      只是夏日酷暑,没人操办宴会。
      长日漫漫,终于过了中元节,过了中秋节,又过了杨萱生日。
      大舅母新宅院的家具摆设总算安置妥当,看着黄历挑出九月初六这个黄道吉日将东西搬了过去。
      辛氏带着几位孩子去温锅烧炕玩了一天,而大舅母专程叫了席面回请杨府全家又是一天,再然后大舅母又委托辛氏邀请了秦家、薛家等能说得上话的往家里玩了一天。
      大舅母有了能走动的人家,就算在京都安定下来。
      辛氏却累倒了,在家里歇了七八天才见好。
      这会儿已经到了十月。
      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太子终于有了好消息,据说他又带了数百人的精锐军队挺进中原,活捉了鞑靼部落首领苏哈木的三儿子苏布寒。
      现在已经班师回朝,不日将到达京都,在午门献俘。
      京都百姓群情振奋,他们打小儿就知道鞑靼人在边关骚扰万晋百姓,可是从来不知道鞑靼人到底长成什么模样。
      现在有了机会都想一睹苏不寒的真实面目。
      长安街两旁的酒楼茶馆临街二楼的房间,在短短半天就被订了出去。
      大舅母耐不住辛媛吵着想看热闹,也花银子订了一间,到了正日子那天,约了辛氏母女过去看热闹顺便吃午饭。
      跟上次状元游街一样,长安街两侧仍是人山人海,所不同的是,上次围观人群以大姑娘小媳妇居多,这次更多的是半大小子,还有些上了年纪的老汉和妇人也在其中。
      毋庸置疑,依旧有穿着长身罩甲的锦衣卫在路旁维持秩序。
      杨萱蓦地想起萧砺,从田庄回来约莫四个月了,她出过好几次门,可一次都没有碰见他。
      今天这种时刻,想必他也会在场。
      杨萱探着头,目光一寸寸搜寻过去,突然就凝在一道瘦长的背影上——靛蓝色的裋褐,暗红色罩甲,腰间别一柄长刀,刀柄上的络子都有些散开了。
      应该就是他吧?
      肯定就是他!
      杨萱呼吸骤然停了下,心却“怦怦”跳得厉害,那么急又那么乱,仿佛下一刻就要从口中蹦出来似的。
      那人缓缓转过身,露出一张白净的圆脸。
      并不是萧砺!
      杨萱长长舒口气,一时竟分辨不出自己该是轻松还是失望,却有种淡淡的惆怅涌上心头。
      使得阳光灿烂的天气好像也黯淡了许多。
      杨萱默默端起茶盅,抿了口茶,百无聊赖地再度往下面瞧。
      就在街对面绸缎铺子门口站着一人,麦色肌肤,五官冷且硬没有半点表情,眸光阴郁而冷厉,好像别人欠了他银子似的。
      同样穿长身罩甲,可罩甲不是暗红色,而是暗金色。
      杨萱低低嘟哝一句,“明明在当差,不到前头约束行人,站到人家铺子跟前干什么?难道这个时候还有人进去买绸缎?”
      而心却不受控制般欢喜起来。
      目光紧紧地凝在他身上不愿移开。
      不过数息,萧砺已察觉有人正盯着他,猛然抬头,对上杨萱躲闪不及的视线,冷硬的脸庞刹那间柔和下来,唇角也微微翘起,绽出一抹浅浅的笑。
      极浅极浅,却是动人。
      杨萱蓦地想起在田庄那夜,临走前,他也曾有过这般短暂的笑容,说了句,“那么我该走哪边”,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
      这几个月,她不曾想起过他,可今日乍然相见,却觉得自己真的有些挂念他。
      她想跟他说句话,问问他到底走了西边的路还是走了东边的路。
      也问问他的伤好了没有。
      杨萱吸口气,站起身,对辛氏道:“娘,我出去一下。”
      辛氏只以为她是解手,点点头,嘱咐春桃,“仔细点,别冲撞了人……东西带齐备了没有?”
      春桃拎起旁边的包袱,“都带了”,见杨萱已走出门外,来不及多说,急步跟了上去。
      杨萱走到楼梯口便有些迟疑。
      大街上人那么多,而且大半是男子,她出来得匆忙,连帷帽都来不及戴,难道真的要这么大喇喇地挤过人群到对面找他吗?
      况且,辛氏跟大舅母就在楼上,垂眸就能瞧见她。
      她就是吃了豹子胆不敢这么做。
      杨萱一步步挪下去,走到一半停下步子,正要回头往上走,无意间瞧见酒楼门口,有人正静静地站在那里。
      似是在等待着什么。
      是萧砺。
      他竟然穿过大街过来了。
      他什么时候过来的?
      他过来干什么?
      杨萱情不自禁地加快步子,不料脚下一个踉跄……

49.第 49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