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9章 面塑文化(上)[2/2页]

往继 江玉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个小木梳在揉好的面团上一压一挑,一会儿做成一条小鱼,一会儿又做成一只蝴蝶,上锅一蒸形状一点儿不变,往饭桌上一端,引得刘府的家眷们拿在手里仔细地瞧,反复地看,竟舍不得吃了。刘罗锅也觉得挺有意思,就问这是谁做的,当然也免不了称赞几句。
      刘师傅回去对老王一五一十地说了,老王听说刘大人夸他,更来了精神,就想再露一手。他找了些江米面、精米面和好蒸熟,捏成了大丫头、小小子、鸡、狗等模样,又找来了胭脂和染料,给这些小玩意儿上了一点色,这么一来可又中看多了,老王托刘师傅把小玩意儿分送给刘府的内眷们,这更引起了大家的夸赞,可巧刘罗锅又看到了,他的兴趣也来了,就让刘师傅去传唤老王,要跟他聊聊。老王听了别提多高兴了,跟着刘师傅来到上房。
      刘罗锅问他怎么学的这点技艺,老王回答说:“俺们家乡穷,过年节时家家要互相走动走动,总得带点礼物啊!可是哪买得起点心呢,就把面捏成各种玩意儿,蒸熟了当礼物。那是哄孩子玩的,我也是跟别人学的。”
      刘罗锅问他:“为什么用江米面做呢?”
      老王回答说,“老大人,您老可知道,这江米面不爱坏,给小孩子做的玩意儿总得让他能玩些日子才好啊!”
      刘罗锅点头说:“好,想得倒挺周到的,你还会捏别的吗?”
      老王回答:“还能凑合捏一些花样,不知老大人喜欢什么样的?”
      刘罗锅指指墙上挂的八仙上寿的画说:“这上面的人物你能捏吗?”
      老王认真地看了看画上的人物,点点头说:“可以试巴试巴。”
      老王辞别刘罗锅回到下房,用心地捏了两三天,还真把八个人物捏出来了。刘塘一看,嘿!蛮有精气神儿,十分高兴地说:“老王啊,你不是想找个营生吗?我看你就下心鼓捣这玩意吧。做好了,拿到大街上,庙会上去卖,也能赚钱啊!”
      老王惊讶地问:“这也能卖钱?”
      刘罗锅点头说:“可以试试嘛,不过我给你出点儿主意,把面人捏得更精致些。”他告诉老王,为了能保存长久,可以在面里加上蜂蜜。他还让老王用冲的各种颜料的水来和面,再分别蒸熟,这样面本身就带色,比捏好了再上色可能要好看得多。
      这一番话把老王说得心窍大开,高兴得直给刘罗锅打躬作揖。老王回到下房,就按刘罗锅教的办法去做,狠下了阵子功夫琢磨怎么把人物捏得更像。他又试着做了几件工具,像用竹子做的圆拨子、扁拨子,用铁片砸成的各种小剪子等等。有了顺手的工具,干起活来就方便多了。不到一个月的功夫,老王的技艺大长,他捏了一套带色的八仙人,用盘子托着送给刘罗锅看。这回可和上次捏的八仙人大不一样了,八个人物面目清晰,神态各异,又加上配上的各种颜色,更显得活灵活现。江米面蒸熟后本身就发亮,再加上蜂蜜,简直是半透明了,八个仙人赛过那牙雕玉刻。
      刘罗锅拿起面人端详了好久,连连夸道:“好,好,太妙了!”猛然他想起一件事,不久皇上的寿辰又到了,往年皇上庆寿,大臣们都纷纷献寿礼,一花就是成千上万两的银子,刘罗锅为这事可伤透了脑筋。他想,这回我何不就用面人作寿礼,既好看又省钱,于是,他对老王说:“我想把你的手艺派个用场,你能不能再把这八仙人捏大一些?”
      “老大人,您说要多大的?”老王问。
      刘罗锅用手比划着:“有尺把高就行。”
      “好,我试试。”老王又回去捏。三天以后,真给捏出来了,而且又别出心裁捏了个老寿星。好嘛,九个面人整摆满了一张大桌子,看上去真是漂亮极了。刘罗锅很是高兴,告诉老王让他等好消息,日后准让他出名。
      乾隆皇帝寿辰这一天,刘罗锅命人准备了一个朱漆描金的大抬盒,把九个面人一个个摆放在里面,上边盖一块大红绸子,由两个家人抬着直奔皇宫而来。
      皇宫里这时已经是鼓乐喧天,热闹非常。乾隆高登御座,接受王亲贵族,文武大臣们的叩拜献礼,寿堂上排满了礼物。
      大家看见刘罗锅远远地走上殿来,在他身后,两名家人抬着个大抬盒。在场人不由得在想:往年刘罗锅送的寿礼顶邪门儿了,今年不知他又出什么花点了,可得好好瞧瞧。

第69章 面塑文化(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