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竹沉声道:“如果你再胡闹,可别怪大师兄再也不带你出来了。”
青水娇嗔道:“不带就不带,我也不稀罕…”话没说完,“嗤”地一笑,又道:“最多下次我跟着四师兄出来好了。”
青竹叹了口气,不再理会她,只是一个劲儿地盯看着魏伯阳,缓缓道:“如果我没有看错,道兄随身携带的就是五行御气宗的诛魔仙剑吧?”
魏伯阳拍拍背上宝剑,颔首笑道:“青竹兄的眼力,实在很不错。”
青竹雄躯微震,神情瞬间变得有些激动起来,快步走到他的跟前,大笑道:“好啊。果然是魏兄在这里。”
魏伯阳怔了怔,愕然道:“青竹兄认得出我吗?”
“魏兄或许还不清楚。这些年,你的形貌早就在我道门的二辈弟子中传得沸腾开了。”
青竹哈哈一笑,道:“六年前诛杀鹿耳山的厉魂星君,五年前击毙作恶多端的凤山尸王、四年前的洛山蛇魔、三年前的蜘蛛姥姥…。哈,魏兄几乎每年都能铲除一头臭名绰著的魔道凶妖。”毫不客气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又道:“贫道也很早就盼着能与魏兄一见,只是没想到寻觅多时,大家居然能够在这里相遇。”
董月在一旁轻声笑道:“月儿真是没有想到,原来魏大哥竟然这么有名。”
魏伯阳耸了耸肩,苦笑道:“我也没有想到。”
“你真的是那个被称为火龙真人的魏伯阳?”青水好奇地凑上前来,半信半疑地打量着他,道,“一点儿也不像嘛。听说那个魏伯阳身高近丈,体壮如牛。两只眼睛就好像铜铃那么大,见了妖怪不用动手,只需瞪两下眼,便能够降妖伏魔了。”
魏伯阳哭笑不得,道:“魏某如果生得那副样貌,只怕人人都抢着来对我降妖除魔了。”
青竹哈哈大笑,道:“魏兄真是风趣。”目光扫过坐倒在魏伯阳脚旁的老道士,冷冷道:“刘师弟,咱们终于又见面了。”
老道士面色惨白如纸,慌忙跪着双腿挪动到他脚前,不停磕头告饶,道:“大师兄大师兄…我再也不敢了,你放过我吧放过我吧…”
“不敢。贫道哪儿有资格当你的大师兄呀?”
青竹冷冷一笑,道:“当年你作奸犯科、背弃师门之时,我念在同门之谊已经饶过一次你的性命。本以为你终会洗心革面,枉我还打算等时机成熟后再向师尊求情,准你重回师门。没想到这些年你却四处装神扮鬼,尽干些伤天害理的事。”深深呼出口气,又道:“今日我是奉了师命而来,你就认命吧。”
老道士浑身剧颤,双脚狂乱地蹬着地面,疯了般大叫道:“不不…。我不要死,我不要死…”
青竹冷喝道:“晚了。”话音未落,大手迅速探出衣袖,闪电般击向他皱纹密布的额头。
“砰!”
老道士仰面栽倒在地,双眼神色尽失。仿佛一瞬间便衰老了三四十年,失去血色的脸庞横生出更多更密的皱纹。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青竹叹了口气,突然望着静立在一旁的官服老者,道:“您就是这里的郡守,周昌周大人吧。”
官服老者不卑不躬,道:“下官正是周昌。”
青竹指着神色呆滞的老道士,道:“这个恶道近年犯下了数不清的罪孽,就有劳周大人根据本朝律法严加处置吧。”望了眼仍旧如石像般僵立在院子里的十八位年轻道士,又道:“他们只不过是受人蒙蔽,希望大人能够网开一面,只将他们暂时收押,待日后再作处置。”
周昌点头道:“仙长尽管放心,下官立即去办。”说着走到院外,唤了一群孔武有力的兵卒进来,陆续将动弹不得的年轻道士抬了出去。
神色萎顿的老道士被两名如狼似虎的兵卒架了起来,在周昌的亲自监督下迅速消失在众人的视线内。
青竹叹了口气,道:“敝门出了这样的不肖弟子,实在让魏兄见笑了。”
“什么见笑不见笑的?青竹兄千万不要妄自菲薄。”魏伯阳淡淡笑道,“如果因为道心不坚,在修行时受到阴神侵扰而堕入歧途也是难免的事。”
青竹摇了摇头,叹道:“唉。其实刘师弟走到这一步,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双目露出回忆的神色,缓缓叙道:“我们从小便是最好的朋友,后来又曾一同拜入师尊门下。如果早些年我不是那么潜心修行,或许便能及时察觉发生在他身上的变化…”
魏伯阳道:“修行天道本贵在自持。若连自己都不能扼守住道心,青竹兄又怎能帮得了他?”
青竹默然不语,仿佛在脑子里静静思考着什么。半晌后,突然岔开话题,道:“贫道入城时得知昨夜发生了一件天大的惨事。想必魏兄夜入郡守府,一定也是为了那件事吧?”
“不错。因为昨夜死去的一百四十余条性命全是受了妖魔所害,而魏某也曾凑巧在城里遇见了那些来历不明的妖物。”魏伯阳颔首叹道,“只可惜魏某当时出手过重,忘记留下活口。”
这时候,周昌在数名兵卒的护卫下重新走入院内,向众人微微施礼,道:“外面雾色渐重,几位仙长还是请到屋里休息吧。”
魏伯阳淡淡一笑,目不瞬移地盯着他,道:“大人仍相信魏某是妖怪吗?”
青竹哈哈笑道:“谁若还以为魏兄是妖怪,贫道先就要赏他两个大耳刮子。”
周昌露出极不自然的笑容,颇有些尴尬道:“是。下官一定也要给他两个耳刮子。”一边说话,一边走进黑漆漆的红屋里,吩咐身旁兵卒将屋内的火烛尽数燃亮。
红屋内的空间并不见大,更像一间小规模的书房。四周悬挂着许多优雅的字画,中间则有一排柔软的坐垫与两张雕刻着花纹的方桌。
魏伯阳在软垫上落座,望着正嘱人替他们奉上茶水的周昌,笑道:“大人不用这么麻烦了。魏某此来原是想了解与受害的将军府有关的详细情况。”稍顿了顿,又道:“为免昨夜的惨案再次发生,还望周大人能够如实告知。”
“魏兄说得不错。”青竹附和道,“如果不将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只怕同样的惨事还会出现。”
周昌神色微怔,缓缓坐到软垫上,道:“其实关于李府的情况,老夫也所知不多。”叹了口气,又道:“下官只知李老将军曾随先皇南征北讨,立下过无数汗马功劳。直到当今天子即位,将军感怀年纪老迈,获得皇上恩准后,便举家搬迁来长安归老。据闻老将军早年丧偶,其爱子官居徐州刺史,大女儿也嫁与凉州刺史为妻。平日里的将军府邸,除了众多的仆役与丫环外,也就只有李老将军的小女李媛常能侍奉膝下…”
魏伯阳打断他的话,随口问道:“不知最近几天在将军府上,有没有什么反常的情况出现?”
周昌略微一愣,道:“反常?”摇了摇头,又道:“下官连夜询问过将军府周围的几户人家。事实上到昨夜酉时为止,将军府仍是与往常一样,并没有出现什么反常的情况。”
“真的没有?”魏伯阳微皱眉头,提醒道,“这事非常重要,周大人最好再仔细想想…”
周昌思索片刻,仍然摇了摇头,道:“确实没有…不如由仙长亲自问过临近将军府的几户人家,或会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突然跟想起了什么似的,“咦”地一声,又道:“本府倒想起一人,或许能够解答仙长的疑问?”
魏伯阳脱口而出,道:“是谁?”
周昌应声道:“他是下官的外侄——王猛。因其过世的老父曾是将军府里的管事。王猛常常三天两头就跑到将军府里去窜门,对那里的情况非常熟悉。”迅速站了起身,快步走到敞开的房门外,向护卫在两旁的兵卒吩咐道:“快去把王猛找来。”
第二十章 志同道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