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章 师训[2/2页]

道藏丹经 顾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魏伯阳凝神看着墨画,暗道:“画里的老人形象邋遢,只怕是本宗某位不修边幅的先辈吧。”
      “这幅便是祖师爷的画像,伯阳还不跪下。”
      周浩天的低喝声震得秘室嗡嗡作响。
      魏伯阳微怔下屈膝跪到香炉旁的软垫上,神色肃穆地凝望画中老者,心中却想:“原来这位就是本宗的祖师爷…只是道门史载里,咱们的祖师爷好像是高大威武,形状有如天神。怎么他老人家一到画中,却变成了这般模样?”
      “祖师爷入道前只是一名平凡苍老的农夫,尔后偶然拾获《大罗天书》,从中参透天道玄机,终开创出我五行御气宗一脉。”周浩天精厉的目光,犹如直透进他的内心,道,“我辈修习天道,自然离道心之外便别无他物。祖师爷虽然具有千变万化的神通,又怎会看重区区皮相。”
      魏伯阳老脸微红,道:“是。倒是徒儿胡思乱想了。”
      周浩天微露笑意,抬手发出一道紫青色的气雾,游蛇般撞到香炉上。
      香炉剧烈震颤,瞬间由左侧移到魏伯阳前面,满炉泥沙中插着四支奇特的火烛。火烛的上半截红得似火,下半截却流出暗青的色彩。
      周浩天步近魏伯阳,微笑道:“伯阳快用三昧真火点燃火烛。今日我要当着祖师爷的面前,将本门第五代教位传给你。”
      魏伯阳难以置信,道:“师父?”
      “傻小子,还愣着做什么?”
      周浩天轻拍他的肩膀,道:“自我接任掌教之位以来,朝夕不敢稍有懈怠。不过现在好了,有你这样的好徒儿负起振兴宗门的重任,想必你师祖在天有灵,也不会怪罪为师偷懒吧。”
      魏伯阳深吸口气,顷刻间心里五味交杂,喃喃低语,道:“只怕徒儿道行浅薄,有负您的厚望…”
      “还记得吗?当年你落魄青州,给为师强掳来紫气洞府。你曾经大叱为师,说什么道门法术只是愚弄人心的小把戏,既不能惩奸除恶,又不能澄清环宇,创造太平世道。”周浩天透出回忆的目光,微笑道,“那时候我便想,如果给这个满嘴胡话的小子承继了紫气洞府,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
      魏伯阳低叹口气,道:“那时候懵懂无知,也不知说过多少离经背道的言辞。”
      “如今让你承继教位,往后驱魔扶正、澄清环宇的重任,自然也就落到你的肩头。希望你永远别忘了,当年自己说过的话。”
      周浩天拂动衣袖,先引燃炉中四根火烛,瞧着燃烧的火烛,发散出淡淡的青红色的烟气,沉声道:“它们便是本宗鲜为人知的青天红日烛。伯阳应敞开心神,吸纳它们的烛气,这对凝练你的道心会有很大益处。”
      魏伯阳再不敢多言,忙收敛心神吸纳火烛燃放出来的烟气。
      青天红日烛燃烧很快,不片刻燃烧殆尽。
      周浩天微微一笑,道:“好了。快起来吧。”挥动袍袖,重新将香炉移回原位,又道:“不久后,为师将应阴阳九仙子的邀请,前往南海九仙岛。你承继掌教之位以后,须立即闭关潜修本门圣典《紫气丹心诀》,为今后与群魔的大战早做准备。”
      魏伯阳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欣喜道:“是。弟子一定潜心修炼。”
      《紫气丹心诀》不仅是御气宗历代掌门研习的圣典,即便放眼整个道门,也是凤毛麟角的丹道经典。
      举凡修习道术者,必定昼夜服气养身,有所谓“餐六气而饮沆瀣,漱正阳而含朝霞”。而能自如服食六气,常年承受天地浩然灵气的洗涤,亦是分辨修道者和常人的界线。
      道门内服气炼气的层次,细分可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八重境界,粗略划分亦能为上中下三等。
      下焉者,自以口鼻服食天地灵气,令其游遍全身脉络,洗涤凡胎。
      中焉者,灵气聚於丹田,朝夕凝神作想。直待三魂七魄聚成灵神(阳神和阴神的统称),胎成金丹,便能自动察觉各般灵气内蕴含的万千差异。到了这时,则需根据不同的炼气法门,选择其中一种灵气继续服食。此后过程重复繁杂,每到一定程度,必定根据各自炼气法门的不同,择其一而服食。
      上焉者,金丹破而元神出(此处指阳神),从此对於灵气的服食,自然更进一层。外界灵气会自动由全身钻入体内,聚於丹田煅炼元神。到了此刻,修道者对所吸纳灵气的分辨能力将迅速提升,然而是否要立即择气服食,仍要依从各自的炼气法门。
      究其根本,修道者参悟宇宙玄机,噬夺天地造化,其根基便始於炼气之道。
      然而天地广阔无垠,拥有灵气更是万千差异。各种灵气有害有益,彼此间相生相克的实又数不胜数。
      如果只会一些微末法门,便不尊师教,欲另辟蹊径自行择气服食。初时或许尚能幸得,然而伴随道行的增进,更往后择气服食的过程便很宜走岔,终将落得惨淡收场。
      自洪荒时代流传下来的各类秘典,全是经过无数修道者飞蛾扑火般的尝试,最终找到的较正确的服气门径。只是一般的内丹术多讲单气服食,而对如何择服数种灵气,又能不受其相克之害,通常都是只字不提。
      环顾道门,只有少数丹经道典才专讲多气服食。比如魏伯阳所修习的《九转金轮丹诀》则是服食两种灵气的炼气法门,而《紫气丹心诀》更是教授服食三气的内丹术。这样的丹道宝典,放眼整个修仙界,都算是凤毛麟角的珍藏了。
      近三年来,魏伯阳对《九转金轮丹诀》的领悟,早就到了最后层次,修为的增进变得缓慢异常。有机会能修炼师门秘传的宝典《紫气丹心诀》,对他而言肯定是梦寐以求的好事。
      “先别高兴得太早。”周浩天微微一笑,淡淡道:“明年的今日,便是每隔十年一次的玄门法会。因为本宗弟子有近百年没参加过这样的盛会了,所以这次为师准备让你们都去参加。”
      “玄门法会?”魏伯阳“呀”地一声,道:“是否那个道门各宗的所有优秀弟子,都会参加的法较大会。”
      周浩天微点颔首,道:“今趟的玄门法会非但有道门各教的门人参与,域外佛门最大的菩萨道和金刚道,到时也会分别派遣门人列席。”沉吟片刻,又道:“纵观前几届的玄门法会,洛师兄门下的姜师侄屡次技冠全场。到了明年,你或便有此能力跟他一较高下了。”
      “清静无为宗的‘道师姜汤?”魏伯阳微微一怔,以回忆般的口吻,道:“当初师父派遣我到天勤山修炼,徒儿曾经远远见过他一面。犹记得姜师兄的法力,那时便达到炼神的十一重玄境。晃眼这么多年了,想必其道法定然更加精深了。”
      “不错。”周浩天沉声道,“早在十年前的玄门法会期间,姜汤的修为便突破炼神的层次。那次赴会的各宗弟子,没人能於他的道法下捱过半柱香。”
      魏伯阳失声叫道:“这么厉害?”
      “伯阳,你必须明白。从炼神界到返虚界,根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道境。”周浩天深吸口气,缓缓道,“所以除非你也能令修为增进到返虚的境界,否则为师仍不会准你去参加这次法会。”
      魏伯阳心道:“即便能参透《紫气丹心诀》,仍难於一年之内,将修为提升到返虚的境界。不过只要习得服食三气的法门,我的《本源大法》便能突破最大的瓶颈。嘿。到那时尽或仍非姜汤的对手,也不会轻易败阵吧。”
      周浩天赞赏地看着他,道:“你的道根资质俱是百年罕见,再通过潜修《紫气丹心诀》,或许真能创造出奇迹。”顿了顿,又道:“姜师侄参加过五次玄门法会,每趟均能拔得头筹。仔细算来,他领导天勤山也有近五十年了。”
      魏伯阳道:“是啊。据悉徒儿初进天勤山那会儿,姜师兄领导圣山便有二十年了。”
      “天勤山不仅是道门各宗弟子相互切磋法术的圣地。更独自拥有我道门八宗共同培养的五百弟子。他们博习道门各般神通法术,如论整体实力,是道门任何宗派也无法比拟的。如果你能取得这届玄门法会的胜利,便能接替姜师侄掌管天勤山十年。”周浩天微微一笑,道,“这些年,为师栽培了一些根骨绝佳的少年。如果你有机会接掌天勤山,自该将他们也带过去。根据为师猜测,不久我们必会跟群魔再决胜负。到那时候,你便能率领圣山弟子抗衡群魔,替我道门建立奇功。”
      魏伯阳听得瞠目咋舌,激动下拍胸保证,道:“弟子定不会辜负您的厚望。”
      “祖师爷临终的遗愿,便是希望本宗后继弟子能够统率道门,平荡世间妖邪。”周浩天侧身望往壁上的墨画,道,“如你能做到这点,也算是告慰祖师爷的在天之灵吧。”
      魏伯阳循着他的目光望去。迷茫间,只见画中骑着毛驴的祖师爷半开半闭的眸子,似乎正紧紧地看着自己。
      “青天红日烛的效力开始发作了。伯阳还不快自闭六识,让为师来助你行气炼神。”
      秘室内响起周浩天的轻喝声。
      魏伯阳心神微怔,急忙将灵神尽数缩入下丹田处的丹壳内。顷刻后,便感到数股暖暖的真气由头顶贯入体内,环绕着丹壳不停旋动,令他不知不觉间眠意大起,昏昏然沉睡了过去。
      也不知过去多久,魏伯阳从睡眠中醒来,自觉好像又经历了一趟十数年的入世修行,内心深处充塞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受。
      周浩天仍背负双手,卓然飘立在祖师爷的墨画前。
      魏伯阳心中莫名感动,轻往前移近两步,低声唤道:“师父。”
      周浩天转过头来,充满着喜悦的微笑,柔声道:“今天是宗门每年一度的师门法会,师弟们都等着你进‘道关较量法术呢。”声音刚落,周身突然散裂为数道眩目耀眼的紫光。
      “轰!”
      紫光猛地爆开,在魏伯阳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变作无数闪烁的光点。
      魏伯阳环目四顾,发现悬挂两幅墨画的石壁旁,半倚着一个尺余高的稻草人。稻草人的额头贴有一道书满字迹的符纸。
      “今天是本宗每年一度的师门法会,师弟们都等着你进‘道关较量法术……”
      魏伯阳揭过稻草人额头的符纸,照着符面密布的字迹,默默念了两遍,不由哑然失笑,喃喃低语,道:“又是身外化身的法术?为何师尊每次都用这样奇怪的方式离开呢。”

第四章 师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