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袁望的宅子?”
      “嗯,现在就去。”
      说干就干。
      踏着月光,两人一路来到袁望的宅门前。
      这既是宅子,也是铺子。
      和林易的铺子相似,前面是做活的地方,后面则是休息的地方。
      有曹达华在,进这宅子倒不怕惹上什么官司。
      门上虽贴着封条,但这俩人向来不走寻常路。
      推开窗户跳入后堂。
      曹达华点上一根蜡烛,指向梁上的粗绳向林易说道:“喏,这就是袁望自杀的地方。”
      林易来到绳下,天眼这么一瞧,便发现那绳子上积聚着很深的怨气。
      拿出走马灯,对着绳子一照,马灯缓缓转了起来。
      走马灯,灯走马...
      林易通过这附带怨气的亡物看到了袁望的生前。
      ......
      袁望打小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后来早早的拜入一家药铺做学徒。
      由于为人踏实肯干,勤学好问,很快就青出于蓝,顺利出师。
      后来自己回到这寿霖城来开了间药铺,切脉抓药,从无出错,前来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日子算是走上了正轨。
      眼看着再攒两年钱,就够讨个婆娘,再生个娃,一家人就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
      谁知这一天,安婶突然找上门来,说袁望开的药方有问题,自己吃了不仅没好,病情反而有加重的迹象。
      袁望一听,这可不得了,别给老人家吃出问题来,连忙将药讨过去细细查看。
      刚拿到药包的时候,袁望就觉得不太对劲。
      这包扎的手法,并非自己平日所做。
      “安婶,你这药包打开过?”
      安婶立即否认。
      “怎么会呢,我从你这拿了几副,只是在煎药前才会打开,平日里都放在柜子上,不曾开封。”
      袁望点点头,将药包拆开,仔细一瞧,里面有一味叫地骨皮的药材少了。
      这地骨皮性寒,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原本治疗安婶病症的药材性热,加上这一味药,为的是平衡调和,但也不至于吃坏了身子。
      袁望放下心来,对安婶说道:“安婶,这药包里不知为何少了一味药材,但也不至于让您的病情加重,这样,我给您把缺了的药材补上,再免费送您两副,您看可好?”
      袁望抓药几年,从来不曾出错,他见安婶年纪大,也不想多做追究,于是便主动提出了有利于安婶的解决方案。
      不知是因为袁望太好说话,还是安婶胃口太大,她居然一口回绝了袁望的提议。
      “袁大夫,你可不能就这么打发我了呀,我这药吃错了,谁知道会出什么毛病?我呀,也不敢再吃你开的药了,这样,你赔我十两银子,我呐,再去其他大夫那儿看去。”
      “什么,十两?”
      这钱差不多是袁望小半年才能赚到的。
      而且,钱财是小,名声事大。
      这要是真的坐实了自己抓错药这件事,就不仅仅是赔偿十两银子这么简单了,以后谁还敢来这里看病抓药,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招牌,可就要毁了呀。
      “安婶,您别说笑了,这药包原本就已经被拆开过,而且这包扎的手法,和我们出柜的样式完全不一样。”
      说罢,袁望拿出一副药包,对安婶说道:“您瞧瞧,我们这药包都是三扣,您拿来的药包是两扣,这药包出了铺子,又被打开过,您又快把这药都吃得差不多了,才回来说我这药包有问题,这不合适啊。”
      安婶的声音突然变得尖锐,大声说道:“你的意思就是我说谎,讹你来了?”
      ......

第42章 案发现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