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义到李大爷家的时候,李大爷李奶奶真在逗着从城里回来的孙子,李大爷的的小儿子李文博在县里做小学老师,媳妇蒋欣也是县城里人家的女儿,知书达理,每次回来都尽心尽责的做好一个儿媳的本分,没有某些城里人的飞扬跋扈,嫁给农村小伙却瞧不起农村的公婆的态度。李大爷老两口也倍感欣慰。
李大爷一共有三子一女,大儿子李文俊,再一次抢险救灾中牺牲,二儿子李文达早几年走南闯北做过一些小买卖,但一直半死不活,后来父母年岁大了,为了赡养父母也带着媳妇回到村子,在村头开了一个小卖部,种点土地,偶尔进山打点猎换点钱米。女儿嫁到镇上,但婆家条件也一般,也有几个孩子,负担重,也就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看看。
“大爷,奶奶,你们在家勒,”沈义打着招呼推开围院的栅栏门和李大爷李奶奶说道。
“二娃子下山来了,快来坐,”李大爷笑呵呵的对着沈义说道。
这时,听见院子说话声音的李文博也从屋中走出,李文博带着一个黑框眼镜,瘦瘦高高,显得文文静静的。
沈义也客气的对着李文博大招呼说道:“小叔,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时黔州西部一带的打招呼方式,并不是真的想问对方是什么时候到家的。只是一种礼貌的方式。
“是二娃啊,快中秋了,回来陪陪你大爷奶奶他们,听说你小子考上魔都大学,还以全省第一的成绩保送,真给咋西凉山长脸。”李文博对沈义夸奖说道。
“嘿嘿,哪有,那是运气好,”沈义嘿嘿笑道,谦虚的说着。
“你小子别谦虚了,我当时听说黔州省高考状元在咋们村,我就知道是你小子,打算什么时候回学校啊,虽然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但也不能长时间缺课,大学的课程也比较重。”李文博笑呵呵说道。
“叔,我不打算回学校,我今天来也是和大爷商量点事”沈义认真的说道。
“什么,你不会学校了,你怎么想的,这么好的条件,只要你保持现在的成绩,以后一个研究生稳稳的,将来毕业了随便进个企业,一个月也是上万的月薪啊”李文博诧异的看着沈义。
接着又语重心长的说道:“是不是疯老爹走后,没有经济来源,如果是这样,我们大家帮你,也可以申请助学金贷款啊,二娃,你是怎么想的。”
“叔,也不单单是钱的问题,我经过认真考虑,才决定的,正好今天小叔你在,我刚好有点事和大爷商量,小叔也你给点意见”沈义岔开话题说道。
“叫我怎么说你好啊,这么好的成绩,不上大学太可惜了”李文博还是不甘心的说道。
“文博,先听听二娃有什么想法嘛,读书有读书的出路,不读书有不读书的出路,”这时,蒋欣从屋里走出站到李文博身边对着李文博说道。
“婶子”。沈义对着蒋欣打着招呼。
蒋欣微笑着点头对着沈义说道:“二娃,你的成绩不上大学确实可惜了,你还是要好好考虑一下”。
“谢谢婶子,我想了很久,今天下来,也正想说这件事,刚
第二十七章 承包荒山养殖【求收藏,求推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