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的大将们也都有些慌乱了。当前的情况,是他们万万想不通的。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几个月前,他们还打算定居在关中,从此全族都离开凉州那个荒凉的地方,在关中这个天下最富足的地方安居,他们将是关中地区的主宰者,大片的良田,数不清的牧场,都是他们的囊中之物,可是仅仅几个月后,他们就连仓皇的逃回凉州都成了奢望?
他们想不通,他们搞不明白,好象从高高的峰顶上落下来,他们无法接受这种变化。
“为什么要回凉州,我才不要回去吃沙子。我就在关中,谁想要我的地盘,我和谁拼命!”
“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咱们也是朝庭的人,大人不是征西将军了么,凭什么朝庭还要打咱们?”
“咱们是邺城朝庭的,不是襄阳朝庭的,当然要被打。”
“那咱们投襄阳朝庭不行么?”
“不可能,咱们杀了马腾,马超要找咱们拼命的。”
……
韩遂静静的听着,一言不发,心底里却是杀机顿起。
他们居然当着自己的面表达出可以投降的意思,那么,还有什么事是他们不能做的?
成宜最先发现了韩遂那张毫无表情的脸,突然大喝道:“你们胡说什么!眼下我军深陷重围,最要紧的是团结一致,在将军的带领下杀出去,汉朝庭不想让我们好过,我们也不让他们好过!”
众人登时明白过来:“对对对,听将军的,将军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杀出去,那汉军消灭掉!”
“杀回凉州去!”
“打了多少年仗了,汉军没有什么了不起!”
“对,救出少盟主,杀回凉州去!”
韩遂的脸色这才好转,再次重申:“集中兵力,杀回凉州去。”
韩遂原本带到关中的兵力达到十五万,吞并了马腾部众之后,总人马达到可怕的二十万--这个数字,在全天下来说,都是相当的可怕的,据说官渡之战时,袁绍发动的总兵力,也不过就是这个数字--不过,羌人是全民皆兵,无论男人女人和老人,这二十万当中,包括了放牧的牧民,挤奶的女工等等。就算这样,韩遂也毫不怀疑,他是天下极有势力的一个人,他已经可以凭着他一己动力,动摇整个天下的格局。
这个观念,虽经几次失败之后,也没有改变过,直到最近,各种消息综合到一起,让他真正了解的战局的局势,他才忽然间发现,他的敌人,绝不比他少。
当阎行在华阴之战后,韩遂的主力就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虽然他的总兵力损伤不到万人。韩遂真正的主力,也不过只有三万多人。而经了萧关之后,韩遂眼下的总兵力只有十万人,这数字里同样有水份,真正的可用兵力,不过只有五万左右。
按说,这个数字也不算少,可是,他需要从萧关杀回去,而汉军的兵力,同样有这个数字。羽林军,约有一万人;马超军,原本不过两三千,但他们招降纳叛,眼下怎么也有一万多人;张绣军,原本就有一万人,现在他招纳了不少原西凉军的士兵,其中有不少都是原本自己招降的董卓的残部,这些人都是能征惯战的,是张绣原来的战友,眼下的他,大约自己就有两万人马;这几支部队的总数已经差不多有五万了,而关羽、许禇、赵云的兵力到现在还是一个迷。
每当韩遂这样一想,都觉得心底里生寒。
怎么会这样?
不但韩遂的手下们想不通,韩遂自己也想不通。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韩遂不知道这话句,但是他的心里总想这样一个意思。难不成,老天不帮我了,难不成,老天也站在了汉军的一方?
不然的话,为什么突然之间,一切都不一样了呢?
不过,韩遂对自己逃走的本事还是相信的。
他认为,他一定要以逃出萧关,东山再起。
虽然他失败了,但是如果一定要逃走,还是没有人能留得住他。
萧关丢了又怎么样?大不了我抢它回来!
韩遂起兵,从郿坞出发,浩浩荡荡,直向萧关杀来。
贾诩则立即收缩兵力,将主力集结于萧关之内,准备与韩遂打上一场守城之战。
十二月十七日,萧关之外,北风呼啸,一片苍芒。
韩遂五万大军扎下营盘,准备强攻萧关。
是时,天地一片肃杀之气。
第二七七章 取萧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