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谁手,尚未可知。
会议召开,我军几大谋士到是各抒已见。谁也不怯场。
刘晔道:“韩遂马腾二人,出身西羌,为害关中,是两头恶狼。朝庭早晚也要征讨他们。不过,眼下却非其时,我主张安抚他们。”
刘晔说完,鲁肃已经点头。他与刘晔是同乡好友,感情深厚,聪明练达,尽皆相似。这两个人,是我军中大局观念极强的两个人,在大局的把握上。与诸葛亮相仿佛,尚在徐福之上。
只听鲁肃道:“韩马二人,在西凉威名素著,战力极强,野心也是不小。早在十几年前,他们就一心想要回返关中。眼下他们的目标终于实现,富饶的关中地区已经在他们手中,让他们再吐出不已经是不可能了。关中是龙兴之地,一个有眼光,有能力的人得去,可以以之为基业,并吞四海,囊括九州。不过韩遂和马腾显然并不是这样的人物。他们是地方的豪雄,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他们地极限。这与实力无关,更重要地是他们地眼光局限了他们的思路。他们地手下。没有能够打理民政的出色人物,这注定他们只能以羌人的手段来治理关中,这种做法短时期内还没有什么问题,时间一久,却必定会失败。可是,虽然说韩遂马腾注定无法长时间的主持关中,但是他们强大地军事力量,却又让人无法不重视他们,所以又无法对他们放任自流,置之不理。既然没有力量去征讨他们,就不能给他们一个册封,安定他们,让他们短时期内不会出兵。”
徐福摇头叹道:“眼见这两人为害一方,却无法处置,还要安抚他们,心里真不是滋味。”徐福自幼习武,曾经闹市杀人,后来虽然习文从政,但外柔内刚,眼里容不得沙子,对韩遂马腾这样的人,他实在是看不上。
我看看旁边的小诸葛亮,只见他抱膝而坐,并不出声,只微微沉吟。我问道:“小亮,你来说说。”
小诸葛亮一愣,好象是思路被我打断,没好气的看我一眼:“鲁肃、刘晔二人说得都极有道理。不过,宣抚之人,最为重要。”
他说到的关键的点上。计划再好,也要有人去执行,一个有能力的人,能把难办的事办好了,一个没有能力的人,能把好事办砸了。这韩遂马腾虽然说能力颇强,但野性不除,一个与朝庭作对,眼下安抚他们,地确并非易事。
我闭上眼睛想了片刻,我军能做这件事的不少,但真正合适的,身份相当的,还是钟繇。
我笑了笑,问道:“你们可有可推荐之人么?”
诸葛亮道:“没有。这个人,身份不能低,起码要与韩遂马腾地位相当,威望不能低,不能到了韩马二人面前,却被冷落,要通晓西凉之事,既要诱之以利,还要示之以威。既要让韩遂马腾感觉到朝庭的善意,又不能让韩遂马腾觉得一切都是应得的,是他们自己闹出来地结果……”
小诸葛亮这边还在说着,下面几个人的眉头都皱了起来:“这样的人,不好找,我们在坐的没有一个水平差的,可是地位太低,人又年青,都不合适,只能在襄阳来找。”刘晔突然间眼睛一亮:“襄阳没有雒阳近,熟悉西凉事务,地位又相当的,司隶校尉钟繇如何?”
他一提出,诸人连连称善。小诸葛亮笑道:“说起来,还是钟大人合适,不过,封韩马二人什么官职才合适呢?”
“合适?”鲁肃咀嚼着这两个字,忽然抬头看看小诸葛亮,小诸葛亮也含笑望着他,鲁肃忽然间眼中一亮,似乎体悟到什么,“长史大人果然是天才,鲁肃明白了。以此二人的身份,已成一方诸侯,自然要开衙建府,安抚一方,起码要是一个重号将军。至于哪个将军在前,哪个将军在后么……”
徐福接道:“韩遂当镇西将军,马腾封征西将军如何?”
此话一出,诸人无不拍手笑道:“高明。”
征西将军,位在镇西将军之前,而在西凉,韩遂的名望却是排在马腾的前面,让这两个人地官职翻转过来,韩遂自然会有些不满。这二人之间,难免会产生不睦,他们之间不睦,自然也就没有时间想着继续进攻我们了。
小诸葛亮道:“既然封赏了,朝庭也不能白给官不是,怎么也要让他们出点血才好。”
我大笑道:“小鬼头,就是你机灵!要求马超领兵出征河东,进攻吕布地侧翼。”
当下写信,以最快的速度传到襄阳,请天子拟旨,派钟繇出使关中。
这来来回回是很耽误时间地,如果不是我军早就弄好的邮驿系统,形成了网络,速度极快,还真怕袁绍的信使跑到我们前面去。
同时,我军严格搜查过路之人,防止有人偷偷跑到关中去。我也知道,眼下,袁绍很可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因为袁绍曹操等人,在长安也有人手,也有消息传递。得知了长安的消息之后,他们肯定也会想办法拉拢韩遂马腾这支强大的武力。袁绍另立了天子,也就是说,他同样可以用封官许愿的办法来拉拢韩遂和马腾。
时间,就是一切,当我的速度快于袁绍时,就算是袁绍的条件比我再优厚,也会丧失主动权。更何况,我这里有天子大义。韩遂马腾虽然作乱,但是对天子还是一直表现出恭敬的。
也就是说,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一切还要看钟繇的表现。
s:推荐历史大神紫钗恨大大(呃,也就是民间历史学家明辉这个伪娘)新书黑妻,呃不,是《黑旗》,重整河山,击败法国侵略者。
第二三九章 关中攻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