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荆州有名的大家除了庞德公和水镜先生外,还有有名的大儒宋仲子,文坛新秀赵俨、杜袭、繁钦……一时之间,我也记不得这许多地名字,只是一个劲儿地笑着寒喧。
旁边的书斋里,传出少年们清脆地嗓音:“大学之道,在亲民……”
一时间,我居然有种穿越时空。回到前世的错觉,似乎隔着窗子看到少年时地我正在拿着书发呆的样子。让诸人散去,我与庞德公、水镜、王粲继续前行,去往庞德公的书斋。
这时前面一人手牵着小庞统缓缓而来:“大公子今日有暇,居然也到州学来了。”
我看那人四十来岁年纪。眉目疏朗,一派高人气度,正是大儒黄承彦。
我连忙恭身施礼:“参见姨丈。”
黄承彦的老婆是蔡瑁和我后母蔡氏的地姐姐,所以我叫他姨丈。
“快起来,前线之事如何?”
我知道黄承彦对兵法颇有研究。而庞德公还算得一个兵法大家,自然不敢在他们面前冒充高手,但事涉军务,却也不便详谈,只是笑道:“还算是顺利吧,这次袁术主要是攻打曹操,与我荆州关系不大。”
只听小庞统道:“刘辟应该好用吧。”
这小家伙。看出来就看出来呗。居然还敢说出来,事涉军机要不是你家大人在,我非打你屁股不可。小庞统眼下还是我的半个属下,我的邮驿网络中好多计算方面的事情,都是交给他办理的。他地心算之快,比七八个大人还强,而且善于从错综复杂的各种数据中准确的发现有用的情报,甚至可以从盐价的涨跌中预测蜀中政局。
我目光一扫,就知道不但庞统看出来了。而且水镜、庞德公和黄承彦同样看出我收降刘辟等人的计策,不过我并不在意。这三老是荆州人,又是伏龙凤雏的老师,自然对我用兵有一定程度地了解,知道如果不是我放水。刘辟很难在我与袁术之间生存下来。而且活得那么滋润。不过,他们看出来。不见得袁术也能看出来,就算袁术看出来,他此时也很难放弃曹操转而对付我。我到不是很在意。
几个人把我让到了庞德公地轩室之中,各人落坐,从人献茶。似乎由于我的原因,荆州上层饮茶都不再放各种调料了。王粲却是有些奇怪,看着那茶道:“这茶里,怎么连姜丝都没有?”
黄承彦解释道:“饮酒需乎酣畅,然则饮茶则宜乎淡雅,茶叶之物,得天地灵气而生,用心饮之,能使人清醒而宁静,乐不思乱、荡心涤肺、洗脱尘俗。倘若茶中加入诸多香料,以俗味掩其出尘之香,则茶就不再是茶了。王粲听的连连点头:“黄先生高才,果然是妙论,妙论。”
黄承彦一笑:“此语却非出于在下之口,而是出于在坐的一位高人。”
王粲改容相敬:“不知是哪位高人,让我等兄弟一见。”
黄承彦笑道:“你自己见便罢了,你师弟见却不得,因为这位高人,就是你的师弟。”说着把手向我一指。
王粲丑脸一转,上下打量着我,却终于嗤之以鼻:“哼。”
黄承彦复道:“今岁以来,天下最著名的人物中,就有伯瑞了。”
我摇头惊道:“啊呀,北在哪里?我忽然找不到了。”
小庞统问道:“为什么找不到?”
我笑道:“被夸得晕了,所以找不到北了。”
一时众人都是大笑。
庞德公道:“大公子,在下有一事不明,公子年来北讨西征,无片刻得闲,虽得天下之名,然于荆州何益?荆州七郡,南方四郡大乱,公子以三郡之力,而与中国诸州相争,何不智也?”
我知道这是考较了。不过,庞德公颇有贤名,怎么说出话来不似儒家,反似兵家呢?其实,我自己也常常想,我今年是不是太高调了,虽然说我连着打了好几次大胜仗,也有了不少的名声,但是真正得到的又是什么?南方的张羡还在叛乱,武陵蛮祸乱一方,江夏郡未曾真正收拢到手下,若不是今年地战仗我得了战利品无数,早就把荆州的经济给拖垮了。但是,后悔么?我觉得不后悔,再来一次的话,只怕我还是会这样做。
就算是庞德公和水镜先生也不知道。
我挽救了长安城几十万百姓。
而且,我在政治上站到了东汉的高层,拥有了与天子直接对话的权力,从此之后,我可以借天子地势名正言顺地征讨那些不服从我的力量。
我微微一笑,然后开言了。
第一一五章 荆州三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