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章 王粲(求推荐)[2/2页]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司雨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吧,长安城中情形如何?”
      “恭喜公子,公子升官了?”
      “什么?升官了?”我不由一愣,这话从何谈起?
      “公子来来长安,刺史大人不放心,命小人快骑到长安送表章,表公子为中郎将。”
      父亲……
      一转念,我就明白了父亲这样做的原因。我眼下,只是征南将军府的从事中郎,六百石的官职。不到长安不知道官小,以我这个从事中郎的位置,在长安只怕连话语权都没有,被人压制都没有话说,父亲表我为中郎将就不一样了,虽然同样都有中郎两个字,可是之间差了多少级,我就是拥有独引一军的决策能力的将领了。
      只是,这事情董卓啊、曹操啊、袁绍这类的人做起来不奇怪,以父亲那粗疏的性格,大义的风范,居然为我这样考虑,实在是让我感动的很了。我这次入长安,他一定很操心吧,不知道接到我要去长安的那封书信时,他有多焦虑。
      等长安事了,我回去好好陪陪他吧。打到荆州,我和他就没有在一起待多长时间,就算是在一起的时候,也只是风风火火来来去去,商议自保商议出兵,都没有时间陪他下下棋聊聊天什么的。他五十了,在这个时代,算得上岁数大的了,比老狐狸贾诩还要大上四岁。嗯,这回回去,一定休息休息,不乱跑了,不让他操心了。
      “公子,小人在长安城中,打听到一个消息。”王威又道。
      “什么消息?”
      “西面羌人有些不稳。”
      羌人?
      我不由又是一惊,怎么羌人又闹乱?由于东汉采取的政策是为了自己富,宁可国家小的政策,所以并没有如西汉那样开边扩土,甚至所西凉以西的国土都丢了。没有了大汉军队的压制,西面的羌人就造起反来,这一打就是二百年,把东汉的国力都消耗在这里面了。这羌人,多半指得是韩遂、马腾等人。虽然此二人皆是汉人,但是却久处羌胡部落,居住在西凉。当年与董卓也没少打仗,后来被董卓招安。
      当然,其造反的原因也很多,我不想评判谁对谁错,正如我也不评论黄巾起义的对错一样。但是眼下他们的异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因为他们肯定会杀过来,到时和他们作战的,肯定就会有我一份。
      对这样的事,我如何能不关心?
      “王威,这件事你亲自负责,一定要查清楚,起兵原因,目的,进攻路线,人数,时间,所有的一切。”
      “公子放心,我这就安排人下去,以咱们的力量,保证不会比长安那些人的信息慢了。”
      “嗯,去吧,你也小心自己的安全。”
      王威去了。
      离城十五里,我们扎下了营盘,等待城中的消息。
      长安城,并不是那么好进的,具体还要进行接洽。虽然王允让我来长安,的确是打算让我这个士人的儿子帮他的忙,但是想来他也不会在确认我的真实意图之前就放我进城。
      毕竟,这个世界上口是心非的太多了。
      当天晚上,就来了一位客人。
      其实不算是客人了,是小本人整整四岁的师兄,山阳郡最著名的天才儿童,虽然不被师傅张俭认可但却被蔡邕奉为绝世之才的王粲王大官人。
      “师兄,请进帐说话。”面对同门,我还是比较恭敬的,虽然他比我小,可是他入门早,而且名气也比我大得多。
      不过,这位老兄,长得真叫那个,简直和小庞统有的一拼。我很怀疑他的家里没有镜子,因为如果我长成这个样子,我会把镜子全部毁掉。
      “师妹在哪里?”他第一句话就是这样问的。
      真正的有异性没同性,才见面,不问师傅情况如何,不问我好不好,先问师妹。
      “师妹就在后面,我们一起去见她好了。”
      “如此甚好,师弟,我们这就去吧。”王粲还是个急脾气。
      “二师兄,大师兄也在长安,他的情况如何?”我对这位名动天下的大师兄还是关心的,虽然说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荀攸是曹操五大谋士之一,岂同小可。
      “不清楚。”王粲的回答让我窝火。
      “怎么会不清楚?”
      “人家是朝庭大员,是讨董先锋,怎么可能和咱们这样的人打交道,我当然不清楚。”听口气火头不小啊,难不成荀攸和王粲不对付?也难怪,荀攸那样的人,看得上这个书呆子才怪了。不过这似乎不是一个好消息,如果荀攸是个只知真理,不念同门交情的人,那我想要让他帮助我,只怕是困难比较大啊。在他眼中,能看得让荆州刺史的父亲?
      在历史上,这些人不是没有去荆州,可是最后,包括帮着父亲招揽人才的娄圭在内,全都投到曹操那里去了,全把荆州当成了中转站。如今就算多了个我,能够把他们留下来么?

第七十章 王粲(求推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