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六章 二王相会[2/2页]

盛唐剑圣 无言不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是谁?”
      裴?F忍不住暗自揣摩。
      对方也注意到了裴?F的存在,大步走了上来,笑道:“这位想必就是裴郡王了吧,在下李?,久仰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李?!
      一听着名字,裴?F瞬间大悟,原来是他。
      也难怪根李隆基有些相像,他的身体里也是留着李家皇族的血液。
      李?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曾孙,吴王李恪之孙,张掖郡王李琨之子。
      李恪是悲惨的,也是幸运的。
      李恪皇位没有争过昔年的李治,还给长孙无忌冤杀,脱离了皇族。直到光宅元年,李治才恢复李恪四子皇族的身份,才让其长子李仁承袭父亲的爵位。
      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正是因为李恪的四个子一度脱离皇族,并无半点影响力。反而逃过了武则天对于李家皇族的清洗。
      神龙元年二月,五王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国号唐。
      为了振兴李唐皇族,就在这一年,唐中宗大量封爵皇族,李恪长子李千里被封为正一品的成王。次年,李恪之孙、李琨次子李祗被封为嗣吴王,而李恪被追赠司空、并重新以亲王礼改葬。
      李恪的后人再一次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李?少年就很有志向,对母亲非常孝顺,与家人相处也很和睦,抚养弟弟李?以友爱而著称于世。
      景龙四年,李?任太子仆,兼徐州别驾,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本来作为长子,李?应该继承爵位,但是李?坚持让给自己的弟弟李?,唐中宗非常赞赏他的品性,因此特别封他为嗣江王,作为嘉奖,以承袭唐太宗十一子李嚣的爵位。
      之后李?出任德州刺史,此后又调任蔡、衢等州刺史,他为官数年,政绩非常出色。
      由于李?为官清廉,治理严办,不论官员还是百姓敬畏且信服他,李隆基对之也非常器重,被朝廷日渐重用,被调任京城为光禄卿,随后又调任将作大匠。
      后来因母亲去世,李?丁忧三年。丧期未满被复起为瀛洲刺史,但李?心怀至孝,上表坚决请求服满三年之丧。
      李隆基准许。
      三年期满,李?丁忧期满复出,官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开始掌握军权。
      荆南武陵,五溪蛮族首领覃行璋作乱,李?奉命前往讨伐,生擒行璋,斩其党三万余级。
      邕州贼帅梁大海拥宾、横等数州反叛。李?再次出战,生擒梁大海等三千余人,斩余党二万余级。
      泷州首领陈行范、何游鲁、冯?等聚徒作乱,陷四十余城。陈行范自称帝,何游鲁称定国大将军,冯?称南越王,割据岭表。李?、杨思勖率兵南下,平定泷州之患,加封为信安郡王。
      大唐疆域有十大节度使,但细分起来以四人名望最高。
      裴?F当之无愧,西方称雄。
      张守?立足东北十数年,不管局面怎样,确实也护住东北疆域。
      他们两人是老牌名帅。
      而西南的哥舒翰与江南的李?则是后起之秀。
      哥舒翰一战灭南诏,虎步南蛮。
      李?纵横岭南一带,名副其实的江南守护神。
      相比张守?的拖拖拉拉,李?的三战胜得可是干净利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原来是信安郡王,公之威名,?F也是如雷贯耳!”

第七十六章 二王相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