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得多的军政人物致意后才道:“参事官阁下,我认为,李焘绝对不会与俄军正面交锋,这将让清廷在国际上处于一种失信的尴尬境地,无论他的巡警军北调的原因是什么。他的目的,一是打通处境艰难的忠义军与巡警军的联系,这样,忠义军可以避免在危局中撤向鸭绿江东岸。二,李焘在图谋地区控制权,以巡警军北上的行动打压钦差大臣增祺的巡警军权!这,将为清廷正在酝酿的关外建省一事做出铺垫,东三省总督,也就是实际上的东北王,李焘正在垂涎这个位置。三,俄国的军事压力,是武毅新军持续壮大的理由,只有足够的军力,李焘才能永久地控制关外,形成与清廷分庭抗礼的态势。他的目的是君主立宪,这从梁启超的行为中可以推论出来。第四,他在向各国表示一种姿态,可以超然于清廷的姿态,这个姿态是他不通过朝廷就下令名义上不归他指挥的巡警军北上而表现的。”
内田康哉语气沉重地道:“这是个危险的玩火者,无论他的目的是什么,此次巡警军北调,武毅新军全员战备,已经将局势推到了极为危险的边缘,满洲战争很可能会爆发,大口木帝国不能不为此做出相应的反应。调停,联合英国、美国以至于法国调停可能出现的巡警军与俄军交火,这个准备现在就应该着手进行。”
小村寿太郎是与李焘面对面打过交道的,他摇头道:“诸位,您们或许忽略了一个细节。李焘的辽西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为其提供大规模战争的物资支持!在满洲这个特殊的地方以看似莽撞的方式处理军事问题,李焘即便这样做,也清楚自己的真正实力,开战显然是不可能的。也许此时,他正等着大口木帝国出面调停,正等着我们就关外问题与之达成更进一步的合作。守田君说得很好,他是在表示姿态,表示他对于满洲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任何想在满洲土地上有所作为的势力都应该直接与他打交道。嗯,我想,大口木帝国前阶段的目标已经达到,盛京在政治上已经开始与清国中央脱节了。”
“这一次,他又会提出什么样的合作条件呢?”内田康哉皱起了眉头,他正是因为李焘与小村的会谈而来,为决定是否加大对盛京的经济军事扶持力度而来。
口木,是乐于见到东北从中国割裂的,更愿意在割裂的过程中逐渐地掌握割据者,也就是李焘。当然,这种掌握是困难的,特别是口木在满洲没有一兵一卒的当前。
“他是一个精明的家伙,很难交道。”小村寿太郎叹息道:“帝国将满洲政策放在他的身上,是否合适呢?内田君,说句心底话,本人因为在北京的和谈而成为李焘政策的实际执行者,心中惶惶不安。”
福岛安正安慰道:“他将是一个造反者,帝国军队的前进步伐将跟随着造反军队的推进而推进!李焘要控制满洲,进而控制整个清国,那就意味着内战,机会正在于此。阁下,正是您达成了帝国政策走向完全成功的第一步!”
“问题是,帝国陆军现在没有把握能够战胜俄军,也没有把握在战胜俄军之后,面临一个李焘威胁。”守田中佐此时显得很冷静,并没有被福岛安正描绘出来的美妙图卷迷惑:“从情报资料和天津战事来看,一个帝国陆军师团,在抗衡武毅新军一个旅的时候能略占优势,这种优势是不确定的,战争从来就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不得不承认,李焘在战术上的一些创新已经创造出了奇迹,这种创新影响到未来,那么帝国一个陆军师团与武毅新军一个旅的对抗,将没有任何优势。”
福岛安正脸色微红地点点头,心中却有些气恼守田。盐官浮桥之战,乃是少将心中抹不去的痛!
“慎重,慎重,现在正是需要慎重的时候。”小村寿太郎的情绪又被守田有些悲观的预计影响了。他实在是担心,正因为自己的作为导致帝国战略发生错误。对于口木来说,在崛起、称霸的道路上,不能遭遇任何一个挫折!
“我们需要一个大口木帝国与盛京的军事同盟条约。这个条约本身将表明帝国已经将清国看成了两个国家,即关内的清国,关外的盛京。在不能和清廷签署类似条约,而且即便签署也未必得到割据者承认并执行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冒这个风险!相信在与英美两国协调后,以口木担心武毅新军军力在未来的威胁为名,那么国际法则对外交条约签署的限制,在盛京问题上可能得到规避。没有条约,我,难以心安!”
“问题是,这个李焘他肯签约吗?”
小村看着发问的内田,不确定地微微摇头道:“如果守田君的分析是正确的话,他会签约,他也在等着帝国更大的扶持。条约等于帝国承认了他的事实政权,这二者,都是他必然谋求的东西。”
“在帝国倾力备战的时候,还有挤出资金和物资支援盛京……”
“阁下,盛京的军事存在和武毅新军加入对俄作战的前景,值得投资。”小村一边在担心自己会影响口木政府犯错误,一边又为自己的想法所陶醉,继续将口木拉进支持盛京割据的事业之中。
军事同盟就意味着武毅新军要加入口木对俄国的作战,即使清廷要中立,那盛京也可以在独立的政治背景下加入战争。加入就意味着武毅新军会比远道而来的口木军队更先面对俄军作战,意味着积累的实力迅速消失。有了武毅新军的加入,那么口木军队就可以采用借刀杀人、坐收渔利之计了。
和室里面的四个人无声地从别人的眼睛里探询着信息,从中找到了一个共同点——试试看!
纸门外,脚步声越来越近,接着有人跪在门外拉开了纸门,一名侍女柔声道:“大人,清国盛京将军求见公使大人。”
噢!
来得这么快!?
四个人的眼睛中都迸射出胜利在望的喜悦光芒……
233 暴力投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