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80 无线电报[2/2页]

逐鹿1900 仙人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聂宪藩自己找地方坐下后又问:“差使?老毛子?”
      李焘走回自己的椅子上,他知道聂宪藩是来干什么的,不过说正事儿之前还得回答问题:“听说,俄国人搞了个火花式无线电报机,英国人也从意大利拉了一个叫马可尼的人,实现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报联系。我想让老毛子乐呵呵地把这个电报机送到锦州来,就给他派了个差使。”
      “无线电报?送?老毛子肯送?”
      李焘见聂宪藩一脸的不相信,乃笑着摆摆手道:“你听我说。如果这次游击军和咱们之间有无线电报联系,老爷岭的亏咱们就不会吃了。这个无线电报对军事来说非常实用,现在列强各国军方对这个新技术非常有兴趣,咱们也不能落后。一台无线电报机,顶的上一个师呐!”
      聂宪藩见李焘绕了半天没回答关要的问题,忙追问道:“老毛子肯送给咱们吗?”
      “这肯定是有条件交换,咱们对老毛子稍微客气一点儿,表示在朝廷达成和约后尽量维持与他们的军事局面,最多再暗示一下,咱们将在日俄之间中立的基础上,稍微地偏向俄国。这就足够他们乐呵呵地送无线电报机来了。”
      “讹诈!”聂宪藩不留情面地评价了一句。
      李焘收起笑脸正色道:“不是讹诈,是真的!和约达成后,盛京将军衙门将在明面上改善与俄国人的关系,暗地里,游击军不是受口木人支持吗?这么一来,武毅新军和游击军这两支武装的发展空间就大了许多。东北亚大陆,俄军和武毅新军、口木军和游击军,在俄国人眼里兴许是平衡的、是僵持的,只有依靠战争去打破。当然,是俄国人和口木人的战争。”
      聂宪藩点点头道:“明白了,你想得很远,是不是打算万一俄国战败,你还能跟俄国人携手对付口木人啊?那口木人战败呢?”
      李焘断然道:“那就先痛打落水狗!再回头收拾精疲力竭的老毛子!哎,说说你的事儿。”
      “这是一九零二年度武毅新军全军装备计划,请大帅过目。”一说到公事,聂宪藩就收起了随便轻松的姿态。
      李焘接过聂宪藩递上的文件,还没打开看就道:“把无线电报机的仿制和改造也加上。”
      辛丑年的世界,无线电报技术的探索者们还在用风筝带着金属天线升空,以解决地球曲率干扰和无线电报机功率太小的问题。李焘尽管不懂得具体的专业知识,可是他知道大气层会反射电磁波,高大的、建于山上的铁塔也能部分解决问题。反正不管花多少钱,这个无线电通讯都要搞起来,这将极大地提高军队的指挥效率!
      老爷岭那样的亏,决计是不能再吃了。
      “这份东西,大哥看过吗?”
      被人无端怀疑的聂宪藩瞪着眼道:“怎么没看过!?你看看最后那页,大哥有签名的。”
      李焘急忙翻到后面一看,果真有刘大印的签名,这就表示这份装备计划已经过工厂认可,能够通过走私偷运和自行生产的方式去努力实现。明年之内,第一师将全部完成换装,合计三万条毛瑟新式七点九二口径步、马枪,二十挺同口径马克辛式机枪,加上五零、八二迫击炮和一零五榴弹炮、七五速射野战炮,将把武毅新军第一师打造成世界火力配系最强的师级作战单位。
      可惜,如此奢侈的装备不可能普及到所有武毅新军部队,至少在1904年之前不可能!即便如此,这样的部队距离李焘心目中的强军装备还有些距离。每连一挺马克辛的原定计划还没有在这份文件上体现出来。
      尽管辽西要落实这样的装备已经竭尽全力了,李焘这个审核人还是硬起心肠当起了要账的。他拍打着手里的文件道:“维诚,马克辛目前不能做到每连一挺,起码每个营两挺吧?那就是三十六挺……”
      “不行,做不到!”聂宪藩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连声道:“这已经是最大限度了,我也巴不得部队早早完成换装,在大战之前还能进行全军新装备的实兵演习呢!大量制造重机枪是问题,大量供应子弹也是问题,保证装备的作战需要更是问题,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机枪手的培养上。咱们总不能让那些老兵不成家,就在部队里打滚儿一辈子吧?这些事儿牵一发动全身,咱们现在的力量还做不到每连一挺或者每营两挺。”
      李焘怏怏地嗯了一声,脑子却运转开来。
      “看来,盛京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了。”
      “啥?”聂宪藩的脑子没能跟上,一时间没有理会到李焘将话题扯到一边去的意思。
      李焘拿起桌上的铅笔,铺开一叠纸写了几个字后又停下来,带着些许兴奋道:“就是普遍义务兵役制度,在盛京范围内,每个符合部队标准的人都得当兵。不管是辽西还是辽东,只要还在我盛京将军衙门管辖范围之内都得这样!老兵可以退伍转入后备军编制序列,以后再转入预备役。这么一来,机枪手、炮手、测绘等专业兵种就有越来越庞大的后备力量。只要武器弹药够,咱们就可以武装出最大限度数量的部队。”
      聂宪藩总算明白过来,反问道:“那旗人怎么办?”
      “一样!”
      “那篓子就捅大了!朝廷不可能答应盛京这么做。大帅,还是招兵吧!”聂宪藩说着话,却见李焘不以为然的模样,又道:“强迫旗人当兵是犯朝廷的大忌,你可不要拿大清国的旗人老爷跟德国的容克军官、口木华族武士相比。”
      李焘哼声笑道:“我巴不得他们不来呢!”
      聂宪藩眨巴着眼睛想着,突然明白了李焘的意思——旗人要来就编禁卫军应付朝廷的要求,如若不来,那正好借此大做文章!

180 无线电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