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61 德国之路[2/2页]

逐鹿1900 仙人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为我大清仿效!昔年,德意志四分五裂为大大小小数十个邦国,迭次遭遇法国、俄国甚至波兰贵族和瑞典、丹麦诸国的入侵,境况不可谓不惨痛!然普鲁士励精图治,大兴工业,提倡商贸,国力迅速提升,最终统一德意志,打败强国奥地利、法兰西,成就欧洲新兴大陆霸主之功业!细观普鲁士强国之路,军队首当其冲,改革军制、实行义务兵役制、任用精干的参谋军官主持军务、积极尝试新战法,方得在统一争霸之路上保证了德国的利益和皇族的荣耀!”
      载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这李焘心里还是有皇家嘛!德国是君主亲政的法体!也是目前太后老佛爷默许的,在老佛爷千秋之后最能保障皇室利益的政体。是了,李焘此言与荣禄那晚叮嘱载沣兄弟的话可谓异曲同工啊!那么今后自己这个和稀泥的,在同是倾慕德国的李焘与载沣之间,更能如鱼得水了!
      李焘所想却是不同,他要鼓吹的是军事强权之路!这条路如果被满清皇族接受,那么他的位置就至少是德国的老毛奇,甚至是俾斯麦!在对国民进行普遍近代化教育、实现完全民主之前,这是他保证自己能够拿到权位的最好政治姿态了。
      载振满脸兴奋地道:“光翰兄呐,载振实在觉着跟您说不上话,唯有以兄马首是瞻而已!”
      李焘两手一摊,苦着脸道:“今日李焘对诸军用强实在是下下之策,他日反弹必然强劲,只怕朝廷诸公听信谗言……唉,练兵打仗李焘倒敢说还有些办法,应对此等事却是没辙。”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矣,列强环伺之下竟然与太祖爷爷开国之时那般艰难无二。大清从马上得天下,如今也只能在马上行中兴强国之路。光翰兄,朝廷决计不会自折栋梁,但凡有谁个不长眼的在京师里说三道四,载振定然跟他没完!”
      李焘再次叹息道:“唉,只盼朝廷能体谅李焘之心,对李焘行事之年轻孟浪多多包涵了。如今,能走多远算多远吧!至少,这东北匡复之前,谁他娘的要跟老子作对掣肘整军经武之事,李焘就、就……”
      载振见李焘半天就不出来,乃恨声道:“奶奶的,调兵打他狗日的就是!”
      “那不成前朝的军阀了?”
      载振确实还有些年轻稚嫩,在李焘接连挑逗下,一翻眼皮道:“军阀怎地?能打出一个强盛的大清,您这军阀就是一等一的忠臣、功臣,皇家决计不会亏待于您的,光翰兄!咱们是要大清中兴的果子,谁他娘的管这果子来路是偷还抢?”
      李焘指指自己头上的军帽道:“育周兄,我可是汉军。”
      “哈哈!”
      载振咧嘴笑了笑,歪着头打量李焘一阵后,摇头道:“汉军怎么地?开朝之佟家不也是汉军,如今载振身上也流着佟家的血!圣祖爷当朝时有佟半朝,现今就不能有李半朝?!赏籍归旗而已,老佛爷早晚会对光翰兄下这个恩赏的,不信咱们走着瞧!”
      这家伙,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庆亲王和那般年轻亲贵呢?
      李焘一脸感激之色,好像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一般,心里却盘算开来。
      庚子国变没有如历史那般发展下去,对朝廷当权者的触动却是一般无二。痛在何处呢?不是洋人占了京城,而是汉人又在1895年之后掌握了强军,成了整个朝廷不得不依靠的柱石!当然,在斩杀罢黜一大群官员之后,在年轻的李焘因为军功而得到重用之时,满清中国的高层出现了年轻化的势头,这一点跟历史似乎没有区别!
      李焘所能依仗的乃是军事,乃是新锐的年轻军人,他们接受的是西法兵学,使用的是西洋人的枪炮武器。看到一丝希望的朝廷中人,或多或少地抱着推行新政、启用新人的思想,这才是李焘立足满人龙兴之地而倍受重用的根本原因。
      此时的李焘所缺乏的是与皇室、朝廷重臣的直接沟通,需要的正是载振这种红贝勒来承担桥梁的作用。
      瞬间,李焘打定了主意。就算目前载振的言事分量不够强,自己在辽西也要帮扶一把,摆明了,老子就站在振贝勒的后面!
      “育周兄,李焘有个冒昧之请,不知……”
      “哎,正好,载振方才也有个想法,正要跟光翰兄说道说道。”
      “您请。”李焘忙伸手作势。
      载振沉吟了片刻,拱手道:“载振不才,如今只是在钦差大臣幕中行走,没有半点职分。唉,本不应当高攀光翰兄的,可,可见光翰兄为爱新觉罗的江山如此尽心竭力,忠肝义胆呐!载振钦慕之余只想跟您多多亲热一些,不如,不如您我二人换年贴拜把子!?”
      李焘本想请载振转一封给庆亲王奕劻的书信,却听他如此一说,自然是大喜过望,却不得不客气道:“您是贝勒爷,是爱新觉罗家的新秀,李焘虽然领着盛京将军的职分,却始终是大清江山的奴才……”
      载振没有听出来,人家嘴里是大清江山,不也是汉人江山吗?听了李焘的话,他是越发觉得有面子,越发坚定要拉李焘拜把子的心。
      “你我二人讲的是情分,是为大清中兴强国的肝胆,哪里有什么宗室什么奴才之说!?莫要是大帅拿这话来搪塞载振的冒昧之请吧?”
      李焘客气过了,这下热情地拉了载振的手,喜道:“那,咱们择日结拜!”
      “选日不如撞日,方才您可说过要请载振一顿酒的,那就是结拜之酒!”
      李焘忙点头应承下来,脑子里却转着念头衡量载振这个结拜兄弟和刘大印、叶长生、高连山、聂宪藩四人的区别,最后决定不拉上四人,自己来个“政治结拜”!

161 德国之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