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77 门庭若市[2/2页]

逐鹿1900 仙人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毅新军之招募军官、士兵之事登报公示呢?”
      “噢,噢!好主意!就这么办!还是总办大人高明啊。”李焘脸上绽开了笑容,连声称赞汪声玲,心里却暗骂自己道:李焘啊李焘,你看来是忙昏头了还是犯傻了?一名从信息时代来到这个世界的军人,居然连利用媒体的意识都没有,惭愧不惭愧?!
      汪声玲察言观色,知道李焘的赞扬话出自真心,遂又道:“如若可行,请大人罗列出军官、士兵的招募条件,还有武毅新军的饷章待遇。”
      “嗯,这个简单。”李焘略微思索后说道:“应募武毅新军军官者,应四十岁以下,必须学过陆军,有实战指挥经验者优先,经考核后决定是否录用。士兵则需识字,新式学堂毕业者优先,也是经过考核后决定是否录用。一旦录用,不分官兵,一律报销路费并以其路程远近酌情发给津贴。饷章嘛,参照武毅军的饷章翻个儿就行!”
      汪声玲张开嘴巴看着李焘,最终确定这位大人没说胡话后,才恢复常态点点头要说话,却又停住半晌,最终摇摇头道:“如此的规矩,恐怕很难有人符合要求啊。”
      “去南边招!”
      李焘信心满满地指点了方向。既然被汪声玲提醒了利用媒体,他就想趁机利用南方人相对开明的风气、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相对新潮的思想,加以适当的诱导和训练,建成一支教导部队。再以教导部队为基础扩编出整个武毅新军。
      一名把门的战士提枪小跑而来,在门口行持枪礼道:“报告镇台,门外有位叫吴禄贞的人求见!他自称在口木学过军事。”
      汪声玲激动地接口道:“这个人卑职听说过,是湖广选派的首批公费赴日士官生,对啊!镇台大人,士官生!留日士官生!”
      李焘却是默然不语,甚至连看都没看汪声玲一眼。
      “大人,此人可见,可见啊!”汪声玲见李焘没有下令召见吴禄贞的表示,忙连声催促道:“士官生,不多,绝对不多!”
      李焘苦苦地想着,吴禄贞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见过或者听说过,究竟是哪里呢?这吴禄贞为啥在自己印象中是个人物呢?难道就因为学过军事吗?不管了,见了再说!
      “有请!”
      门官立即小跑到门口,吊着嗓子喊道:“镇台大人有请吴禄贞!”喊了一下午长长的官儿名,这次传人估计是兼职门官感觉最清爽的一次了。
      一个稍显矮小的青年人快步走来,李焘和汪声玲也离了椅子迎向吴禄贞。
      就算李焘没想出这个人究竟是谁?却也清楚口木陆军士官学校的士官生具有近代较高的军事水平,只需自己稍微改造一下,就可以担当起责任来,这些人,正是目前编练武毅新军最为需要的人才。要想用人才,自然就得有对人才的态度。
      “报告!学生吴禄贞参见武毅新军总统官大人!”
      吴禄贞的身材确实有些矮小,有着典型南方人的体貌特征。一身黑色的日式学生装显得有些旧了,或者说是有些脏了,面色也略微发灰,眼睛里却依然闪烁着希望的神采。
      李焘摆出微笑道:“吴先生,请进。”
      三人走进花厅分别落座,汪声玲还召来随员吩咐上茶,看来这位总办对士官生有特别的好感。
      李焘再次打量了吴禄贞一番,心里估摸着这士官生似乎混得并不好,遂笑问道:“吴先生来此有何见教?”
      吴禄贞一挺腰板,提了声气道:“报告镇台大人,学生沿运河北上,听路人传说天津战事和霹雳金刚之名,行到杨柳青,又听北洋将编练武毅新军以应危局,主事者正是大人您,遂不揣冒昧前来自荐门下。”
      “噢,吴先生尽可随意一些。不知吴先生从何北上?为何北上?”
      吴禄贞也一直注意着年轻的镇台大人,见这位大人嘴上让自己随意一些,却保持着军人的坐姿,心中不由暗生敬佩,恭声回答道:“学生从安徽北上,只因安徽闹了自立军,局面不太平。加上闻听北方军事正剧,想必有学生用命之处,方简装北上,投效大人。”
      安徽?自立军?自立军……自立军!
      李焘突然想起来了,正是自立军!他在军校时曾经读过有关名将蔡锷的资料,蔡锷就曾随唐常才闹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再次东渡口木,投笔从戎学习军事,最终成为一代名将。正是因为看蔡锷的资料,李焘也看到了“前士官三杰”之一的吴禄贞这个名字。
      “好,好!武毅新军正需要有报国愿望的军事人才,吴先生,不知自立军在安徽起事状况如何?”
      吴禄贞微微一愣道:“学生不知详情。”
      “恐怕吴先生北上的本意,乃是去奉天投抗俄义勇队吧?”李焘带着些许玩笑的心思揶揄道,只因吴禄贞没有说实话,这个士官肄业生就是安徽自立军的军事首脑!率众攻下大通县城后,不敌安徽巡抚王之春调集的练军,部众溃散,残余退入九华山,而吴禄贞见事无可为,乃北上欲去奉天。
      吴禄贞腾地站起来,愣愣地看着李焘没有说话。
      李焘笑着摆手道:“李焘开个玩笑而已。自立军起事过于仓促,组织不良,缺械少弹不说,起事者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战斗力不足以抵挡朝廷军队。应当说失败是常理啊。唉,可惜,可惜这些汉子们了,如若将血性用在保家卫国、强盛华夏的战场上,多好?可惜,可惜了!”
      厅中两人都有些错愕。汪声玲是听了“华夏”二字生出狐疑,吴禄贞则是完全地摸不着头脑,不知李焘意欲何为。
      “大敌当前,国分两半,热血儿女,无不痛心疾首!国难啊!当此国难,有何争议不可搁置?非要弄得兄弟相残,洋人拍手称快才成!?”李焘说着站了起来,走到吴禄贞面前,将矮了自己大半个头的士官生摁回椅子上,又道:“吴先生能中途来投武毅新军,想必正是看到了国家的危难吧?”
      这话就是给吴禄贞台阶下了。
      吴禄贞却并没有马上意识到这一点,年轻而显得憔悴的脸上现出沉思的神色,额上一对淡眉毛皱到了一起。他,被镇台大人的一句话震动了——“当此国难,有何争议不可搁置?非要弄得兄弟相残,洋人拍手称快才成!?”
      是啊,国难当头之际,内部的民族矛盾应该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协力抗敌,保家卫国才是。可是,跟着腐朽的满清朝廷,能打胜仗吗?会不会又如中法战争那般胜而求败?会不会又如甲午战争那般赔款割地?唉,这个国家的问题太复杂了!强盛的华夏民族何时才能傲立世界呢?这位镇台大人又为何说出这番有些不合身份的话呢?
      不管怎么说,眼前的镇台大人是英雄,是他指挥了天津之战的连战连捷,也许他有办法也说不一定呢?
      “学生吴禄贞,真心投效镇台大人,恳请大人收留。学生惟以大人马首是瞻!”

077 门庭若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