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我方侧翼,如其得手,进可绕开天津直奔京师,退可凭河岸与我对峙,稳赚不赔!”
“云樵可有化解之计?”李焘故意问道,其实聂士成已经看出了危机,这才有了收缩南线于海光寺,集中兵力于北线抗敌的意图。
叶长生慢慢地坐下,略微向李焘欠下腰身笑道:“长生想光翰兄早有成竹了吧?”
“婆婆妈妈的,让你说你就说,含糊个啥?”高连山在一旁早就听得冒火了,叶长生的下马威着实有些作用呢!
“呵呵,高连长、幼常兄,长生非是不说,而是怕说出来惹您不高兴,又怕万一光翰兄和大帅采纳了长生之议,到时候给幼常兄出个天大的难题,那您不是要记恨于我了?”叶长生面不改色,仿佛高连山的态度对他不起丝毫作用一般,反倒是在最后还调笑起高连山来。
高连山闷哼一鼻子道:“但凡大帅和营长有令,高连山就是刀山火海也敢闯!”
叶长生“啪”地一拍桌子叫声“好”,看着高连山涨红的脸道:“收缩南线,以练军替代我军驻防河西,我武毅军集中各路主力于光翰兄麾下,分三路出击城北。以有力一路固守城北至北仓一线,一路沿铁路巡回策应,一路以骑兵为主,大胆迂回至敌军迂回部队之侧后,待北仓开战时趁机突起发难,必然……”
“好!”
叶长生的话引来李焘和聂宪藩的同声叫好,他看了看高连山,又是微微一笑才施施然坐下。
自宋占标死后,李焘以为武毅军内除己之外再无军事策划人才,甚至为此深深地担忧过。试想,一支两万人的军队没有中、高级军事参谋人员,依靠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几位老将用旧时的方法指挥,能够发挥出军队本身具有的战力吗?纵然在战略眼光上老将们并不缺乏,可实战中暴露出来的军事思想与现实军情脱节的毛病,就是武毅军最大的弱点!要杜绝这个毛病的产生,唯有建设一支有力的、新锐的参谋队伍,并有效地指导武毅军的作训业务。
“好是好,我爹未必敢行,唉……”聂宪藩说着,右手捏成拳头在自己大腿上砸了两下,一脸的无奈和遗憾。
“未必!”叶长生意气风发地道:“只要光翰兄能出面提出,大帅必肯采纳。”
李焘笑着摇摇头道:“还是待我等将此议丰满了,再由云樵兄先向大帅进言,李焘从旁襄助为好。今日晚间各军大帅、统领军议,等军议一过,就求见大帅进言如何?”
高连山这才急了,忙道:“营长,骑兵迂回可不能少了我高连山啊!”
李焘故意板着脸不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叶长生。他已经看出两人实在不对劲,便顺水推舟给叶长生一个做人情的机会。
“此议如若能成,又怎么会少了你高老七的仗打?幼常兄,你、我现在都是新营的人,咱们是兄弟,对不?”叶长生颇为知情识趣,立时理会到李焘的意思,忙拉了高连山的胳膊,说起话来也显得格外亲热。
高连山这时没了脾气,纵然他对叶长生还是有些不满意,不过如今人家把面子都占完了,他还能咋地?乃红着脸密密地点头称是。
045 桌上谈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