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七章 出鞘[1/2页]

盛唐红妆扶龙局 叶北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年一度的京试开始了,很多赴京赶考的学子们皆是为了参加这一次科举,科举结束,金榜贴出,今年仅有十人及第,李林甫成为丞相之后连续多年及第人数一直下降,一时间学子们纷纷对结果表示不满,而吏部的解释是朝廷是严格按照才学选拔官员的,学子们若觉得对结果不满,明年可继续应试。
      在上元诗会中展露头角的几个人,也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因为及第的人数很少,因此前三甲愈发珍贵。
      状元是岑参,榜眼是高适,探花是陆象先。
      岑参和高适成曾经在上元诗会崭露头角,在科举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刘羡之这几日上门拜访的人实在太多,而刘羡之最近的结交之人反而并不是上门拜访之人,这几个人皆是科举出身的官员,品级不是很高,但是为官颇为勤勉,相比之前,刘羡之结交朝臣的频率比之前大大提高。
      刘羡之进入和崔梦庭坐着马车出了长安城,来到了昆明池。
      岸边杨柳依依,柳枝垂及湖面,远方的画舫幽幽游在湖中,红男绿女们在船上不时传来嬉笑之声,刘羡之穿着一身白衣,背着手,凝视着远方湖中的八角亭。
      崔梦庭好像并没有心思欣赏景色,他一直注视着岸边用鹅暖石铺成的一条小径,过了一阵,小径的拐角出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穿着青布袍衫,肩上挑着一个竹扁,竹扁上挑着两个方形的箱子,箱子上有一些小孔,小孔中插着一些五彩缤纷的风车,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的转动,这个人走进了崔梦庭,“这位公子要风车吗?”
      崔梦庭饶有兴致地看着插在箱子上的面人,“这些面人都是你做的?”
      “我叫张老六,我做面人已经做了十年。”这个人眼神中露出自信之色,仿佛这句话就足以说明自己做的面人是有多么好。
      崔梦庭目光落在了吕洞宾的身上,“好,我就拿你这个吕洞宾。”
      “你可真有眼光。”这个人笑道:“这个可是我最满意的一个面人。”
      崔梦庭付了钱,青衣人将铜钱掂了掂,挑起担子走开了。
      崔梦庭看着手中的吕洞宾,将吕洞宾的手给扯断了,吕洞宾的手中居然露出了一截纸条,崔梦庭抽出了纸条向刘羡之走了过去。
      “庄主,神燕阁的消息来了。”
      “哦?”刘羡之接过了崔梦庭递过来的纸条看了起来。
      “既然找到了李林甫和吉温结党的证据,现在应该让陛下知道了。”
      崔梦庭站在一边心中一动,“庄主,我们手中的剑终于要出鞘了。”
      刘羡之的眼神中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之色,“是的。”
      李隆基收到了大理寺的密奏,吉温曾经上书李林甫将户部的三个官员以玩忽职守之罪贬谪,这三个官员皆不满吉温滥用职权,以公谋私的行为,李林甫身为右相有五品以下官员的任免之权,找了一个借口将三人免职,因此这条证据足以看出李林甫和吉温不寻常的关系。
      上次吉温闯入薛府,令李隆基非常不满,此次这条证据指向性更加的明显。
      李隆基敏锐地意识到了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此事非同小可,其甚至开始审视一向在自己面前表现的唯唯诺诺的李林甫,他忽然觉得他其实并不了解李林甫,李林甫太顺从自己,以至于自己感觉不到任何李林甫不好的地方,从姚崇宋璟张九龄,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感觉。
      李隆基免去了第二日和杨玉环一起合演的霓裳羽衣曲,一个人坐在麟德殿的龙椅上陷入了少有的沉思。
      今日刘羡之入宫觐见,禀告关于漕运的事情。
      李林甫一直把持着吏部对考生的选举,有关学子们不满的消息也很难达上听,但是此次刘羡之瞧准了这次事件,向李隆基禀告的时候,提到工部分管漕运的部司现在缺少几个人。
      李隆基道:“朝廷不是刚举办过科举,将这次科举选拔出来的才俊人调过去。”
      刘羡之道:“陛下,此次科举选拔人数太少,现在已经无人可选。”
      “无人可选?此事你没有问李林甫吗?”
      “臣问了,右相说,天下俊杰皆入朝庭,因此科举选拔的人才这几年符合朝廷要求的都比较少,官员短缺。”
      李隆基微微皱了皱眉,听出了刘羡之话中的含义,明白了他的意思,过了很久,问道:“那你怎么想?”
      “陛下,大唐立国百年,不管是私学还是官学多年来有增无减,教习的内容也更加全面,为科举预选的上元诗会每

第七十七章 出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