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万物一马[2/2页]

奉朝 君莫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神念,其实也就是一种心念力,你在入定时,即使闭上眼,也能模糊地观察到体内和外界,就是神念的体现。
      “而当你对神念运用熟练后,还能利用神念与人交流。那种交流比语言和文字都要便利许多。
      “因此,你现在只需寻找内视时的那种状态,并做到能够随时随地入定,就能看到玉简上所写。”
      悟空点了点头,又问道:“之前师父说道导引灵气,弟子如今已经能控制天地间的灵气,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将其纳入体内。”
      菩提手轻捋了下胡须:“那在你看来,入定时体内体外有何分别?”
      悟空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身体内外分别实在太大了,反倒不知从何说起。
      菩提看到悟空不答话,微笑道:“这是修行中的一道坎,有人穷尽一生都无法明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就不能真正借助灵气修炼。”
      悟空眉头紧锁,便直接坐在地上,尝试内视。菩提也不打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地看着他。
      这次悟空速度很快,不到三分钟就进入了状态,他看到了周围漂浮的灵气,便去吸引。果不其然,打通经脉之后,吸引的速度远胜从前,而且可以吸引的范围也扩大了许多。
      但此时他的心思不在于此,于是将目光转向体内:自己体内就如同一个小号的天地般,在双手双脚处各有三条经脉远比其他经络粗壮,这应该就是十二正经了。
      而身前身后还各有一条很显眼的经脉贯穿全身,那应该就是武侠小说中经常写到的任督二脉。至于其他的经络,毕竟悟空没有研究过医学,也就不太了解。
      这些交织的经络就像路一样,将四肢百骸连接在一起。几处汇聚的地方,就是人体的几个重要穴位。
      悟空心神穿梭体内,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奇特视角观察自己的身体——就如同站在一个广阔的大厅中观察整座楼房一样。
      在一些“气功”修炼方法中,常常提到一个词:意守丹田。意守,就是把自己的意识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
      人正常情况下都能感觉到自己大脑的位置。当你闭上眼,仔细寻找自己意识的发出点时,会发现自己的意识大致位于眉心处,这个位置被称作泥丸宫,也是人体三个丹田中的上丹田,是藏神之处,也在一些书中被称为“识海”。
      意守丹田是一种特殊的修炼手段,便是将意识由大脑转移到丹田。人们常说的丹田一般指下丹田,也叫气海,大致位于肚脐以下三寸之处。
      意守丹田有什么好处?对于悟空此时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全面的观察自己的身体,就如同在天地的正中央,身体就仿佛是一片天地,而自己就是天地的主宰。
      想到此处,悟空突然一震,退出了定境。“退出”是一种并不严谨的说法,出定的本质是意识由游离回归到大脑,相反,入定就是使原本静止不动的意识能够游走周身。
      悟空跳了起来,笑着说道:“我懂了,我懂了,其实身体和外界没有区别。外界是一片天地,身体也是一片天地。自身于天地之间,实则与天地无别,这天地灵气入体也无需什么特殊手段,直接自皮肤而入即可,对吗师父?”
      菩提点点头:“你这种理解方式倒也奇特。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的理解方式不尽相同,但确实是体内外无别。不能明白这一点,就无法进行后续的修行。”
      悟空皱了皱眉头:“不理解这个问题就不能修行?怎么还有这种事?再说了,实在想不明白,师长直接告诉他不就好了?”
      菩提:“这是心中的障碍,如果不能破除就是修行的阻碍。你知道了体内外无别,就能将天地灵气直接导入体内,而那些不知道的人,他们的皮肤就是一堵墙,把天地灵气尽数挡在了外面。至于别人告诉,更不可行。这是自己的天地,自己有自己的理解方式,旁人的话反而会扰乱思绪。”
      悟空似懂非懂,只是大致明白了这似乎是一种心理学上的问题。他也懒得去关注这些,便不再去想。
      “那……接下来怎么办啊?”悟空问道。灵气入体后应该才能算是开始了真正的修炼,但他对此一无所知。
      菩提:“内视与导引是任何修行都必需的两步,自此之后,各门各派所修便有所不同,至于你,就要等到熟练运用神念之后自己去看这玉简中的内容。”
      悟空突然起了好奇心,问道:“师父,那这功法有没有名字?”
      (本章完)

第9章 万物一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