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零二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1/2页]

我在现代留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快更新我在现代留过学 !
      就在种建中率领的宋军接近肤公城的时候。
      兰州城外,檀香袅袅,数不清的汉、蕃军民,拜服于道路两侧。
      数十名穿着白色僧袍的僧人,持着脚,持着钵盂,口中念着经文,虔诚向前。
      在这些僧人的中间,是一个已经须白皆白,慈眉善目的老僧。
      这老僧穿着御赐的紫衣袈裟,手中端着一个黄金打造的钵盂,也是赤脚而行。
      在老僧身边,则是一辆由纯白的牦牛牵引着的大车。
      车上,粉饰着金箔,燃着檀香,撒着红花,鲜艳的丝绸包裹着车身,诸多珍宝,妆点着车周。
      在这大车周围,还有好几辆车马相随。
      “南无阿弥陀佛!”
      信众们在老僧和宝车经过时,纷纷匍匐在地,双手合十礼拜。
      而那老僧在这个时候,总会伸手从钵盂之中抓起一点清水,然后洒向周围人群。
      每每此时,左近信众,无论汉蕃都会激动起来。
      甚至有泪流满面者。
      因为此番普济怀恩法师,不仅仅带来了供奉在抹邦山的资圣禅院上的佛牙舍利。
      还带来了过去一年,资圣禅院僧人们,在佛塔下接引的雨露甘霖。
      这些雨露甘霖,受佛牙舍利滋润,自有不凡,有种种神效、功德。
      众生若受此甘霖赐福,只要是虔诚礼佛者,便可消灾祛病,也能降妖除魔;更能福泽先人,也可护佑子孙;甚或罪孽尽消,死后不受地狱之苦,可直去西天极乐!
      总之,就是无所不能!
      只要虔诚礼佛、敬佛,佛祖自有赐福。
      至于什么叫虔诚礼佛?要达到什么标准,才能得到相关赐福?
      这就是由心而定了。
      信众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心诚?
      总之,就是一套净土宗、禅宗还有密宗的理念糅杂在一起的说辞。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净土宗、禅宗、密宗的理念和思想,在如今是互相糅杂或者说借鉴的。
      效果确实很好!
      兰州城头上,穿着戎服的赵卨,远远的看着这一切,忍不住道:“这智缘僧,倒还真是個妙人。”
      “也不枉官家,册封他为普济怀恩法师!”
      左右听着,都是笑起来。
      他们都是知道内情的,甚至干脆就是策划了这个‘佛牙舍利巡熙河一事的直接参与人。
      所以很清楚,现在眼前所见一切都是经过了周密策划、设计的。
      “经略相公……”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熙河路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兰州李浩,忽然开口问道:“今日之后,那资圣禅院在熙河的影响力,会不会势大难制?”
      大宋可是吃过宗教的亏的。
      而且在现在还在吃!
      江南一带,食菜魔教在乡村和城市的底层,如同藤蔓一样疯狂生长。
      以至于在食菜魔教势力强大的地方,连地方官都不得不妥协,与之合作。
      不然,就做不了任何事情!
      “而且,下官还听说,那位普济怀恩法师,未来会在温溪心的湟州转世重修……”
      李浩忧心忡忡的道:“如此一来,我恐将来抹邦山上僧人,不守法度,甚至蛊惑百姓……”
      李浩是熙河路诸将之中,经历比赵卨还要复杂的人。
      他是关西人,本家绥州,乃父李定,乃狄青部将,跟着狄青征讨侬智高有功,官终广西兵马都监,所以他的少年时期是在广西度过的,父丧之后,扶棺回乡,在绥州守孝三年,然后游学四方,去过各地。
      可惜一直科举不利,若是正常情况,像他这样的没什么背景靠山的武臣子弟,没有贵人提拔,天花板将注定他很难突破大使臣。
      好在,王安石变法带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风口。
      他趁机前往汴京,靠着西军的底子和熟悉沿边的虚实,向王安石献上了《安边策》,于是得到推荐。
      旋即被任命为管勾鄜延路兵马,一下子就飞升了。
      更妙的是,在这个时候,一个人找到了他,对他说:小伙子,跟我干吧!
      这个人叫章惇。
      于是,李浩跟着章惇去了两湖,先从辰州开始。
      几年间就屡立战功,成为章惇开两湖的头号干将,章惇在功成后,将他的名字列在了有功将帅的第一名。
      就这样,他这个在熙宁之前还默默无闻的小使臣,在熙宁十年的时候,就已经官拜熙河路兵马钤辖,武臣阶升到了引进副使的高位!
      随后又吹来风口,五路伐夏,他跟着李宪,猛打猛冲,收复兰州,下天都山,于是以武臣知兰州。
      随后五次兰州会战,他大赢特赢。
      靠着王文郁等猛将的勇猛,一路立功升迁。
      如今已是熙河诸将之中,武臣阶最高的几个人之一了——去年入京面圣述职后,以战功升忠州防御使,这就是正任武臣了!国朝历代,不超过十个正任武臣!
      于是以知兰州军州事,兼任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副使。
      作为一个武臣来说,下一步,就是回京拜管军,然后是马步军、侍卫亲军、殿前司的正贰官。
      对一个武臣而言,若能如此,那就进可以如那些勋臣一般,与皇室联姻,退可以学种家、姚家、折家这样的将门,成为西军的名将家族。
      而走到这一步的武臣,其实也都是充满了主人翁精神的!
      为什么?
      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子孙的富贵,已经和赵官家完全绑定在一起。
      理论上来说,大宋不灭,他们子孙的富贵就不愁!
      而李浩是见过宗教的可怕的。
      他青年时,曾游学扬州,亲眼看到过,扬州当地的寺庙,是如何利用信众,横行一方的。
      跟随章惇开两湖的时候,他更见识过宗教的厉害。
      几个和尚,三言两语,就能让那些山上的土人,主动走下山来,接受编户齐民。
      而和尚们仅仅是承诺,官府会在当地敕建一所寺庙。
      自然,他看得出,抹邦山的资圣禅院的可怕。
      赵卨还没开口,向宗回就已经笑了起来,道:“直夫(李浩表字)不必忧心于此!”
      “官家已赐金瓶、玉签,将来抹邦山的资圣禅院的传人,只能由御赐金瓶选出。”
      “此外,那位转世的普济怀恩法师,在成年前需前往汴京在大相国寺或者护国寺中修行。”
      这是确保抹邦山的普济怀恩法师,永远跟着官家走的两道保险。
      前者,确保了每一代普济怀恩法师,都一定是来自于和大宋关系密切的家族。
      后者确保了每一代普济怀恩法师,必然亲近朝廷。
      李浩听着,终于明白了,那御赐金瓶是做什么的了?
      顿时心悦诚服的对向宗回拱手:“原来如此,多谢公事解惑。”
      又面朝汴京方向拱手拜道:“真圣明天子也。”
      向宗回呵呵的笑了笑,想起了从汴京城传来的一个消息——狄青子狄咏,已拜管军,其女已为阿姐收为养女,封为县君。
      而李浩的父亲又是狄青的旧部。
      有着这层关系在,日后倒是可以与李浩多亲近亲近。
      指不定,将来用得上!
      ……
      智缘僧当天就在兰州官府的安排下,于兰州城,举行法会。
      数万兰州军民共同参与了法会,在这个过程中,智缘命人抬着佛牙舍利,拿着从资圣禅院带来的受佛牙舍利滋润过的佛水,赐福在场军民。
      兰州城,顿时就仿佛被上了一层BUFF。
      军民士气大振!
      第二天,他还在兰州官兵的护送下,前往了在兰州外围,诸寨堡之间,正在采摘棉花的棉田里,给在这些地方‘务工的各族百姓赐福。
      不得不说,这个老和尚的身体是真的强。
      连续两天,赤脚行走各方,赐福各族百姓,却依旧面不改色。
      别说他是个老人,就是年轻人,也未必能有这样的体魄。
      而智缘这样走了一遭后,整个兰州筑垒区的汉蕃军民士气高涨!
      就连棉田里的雇工,在采摘棉花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有用不完的力气。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
      嵬名阿密,就非常焦虑。
      他躺在棉庄的木屋中,看着那几只被养在屋外的猛犬,趴在地上,啃着骨头。
      他很想逃出去。
      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
   &n

第六百零二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