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九章 加一分[1/2页]

我在现代留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快更新我在现代留过学 !
      张璪最近一直在整个开封府到处跑。
      主要是按照右相韩绛的意思,派手下的官吏去那些形势户的家里,挨家挨户的询问——各位耆老对役法/免行法有什么看法?
      突出一个战战兢兢,礼下于人。
      总算是将京畿一带的数百家形势户,都跑了一遍。
      得到了各家形势户的答复。
      大部分人,话都说的很好听。
      就是一旦涉及钱的事情,就开始哭穷喊苦了。
      特别是汴京城中各大行会的会首们,恨不得告诉张璪——俺们都要吃糠咽菜了!
      张璪自然是一个都不信!
      因为,前不久这些人家家里,都有人娶了县主回去。
      那彩礼钱给的可大方了!
      一个县主彩礼就肯给两千贯!一些县主甚至都要三千贯彩礼了!
      要知道去年可才一千五百贯上下!
      宗室们因此都发了一笔!
      奈何,这些人的影响力很大!
      和宗室们的关系也很密切——这京畿的形势户,谁家没有一个县马?
      那些顶级的奢遮人家,每年祭祖的时候,甚至可以跪一祠堂的县马。
      所以,张璪知道他还有的忙!
      今天好不容易可以回都堂休息,可他还来没得及喘气呢。
      一张告身,就从宫里面送到他手中。
      “这是?”张璪不懂的看着。
      “天子特旨除授此官!”太皇太后身边的大貂铛梁从政微笑着说道:“两宫慈圣也都准了!请省佐依旨意办事吧!”
      张璪眨眨眼睛,然后看向他面前的告身。
      天子亲笔御书的文字,还是很好辨认的。
      张璪拱手对大内福宁殿方向拱手一拜:“臣恭从旨意!”
      接着,他小声的对梁从政问道:“粱押班……这个事情……怎么回事?”
      天子特旨除授,自然有程序,绝不会是随笔在吏部告身上写旨意。
      有专门的特旨用纸,那是特制的绢纸,上面有金线织造的龙纹。
      梁从政道:“省佐不必多问,只需遵旨就是!”
      张璪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送走梁从政,他看向告身上的官员。
      “游师雄……”
      “一个通直郎……”
      “真是好运道啊!”
      他差不多能猜到一些大概。
      通直郎为知州,而且是熙河路治所所在的熙州知州,就算是权发遣也很勉强!
      想了想,张璪就拿着这份告身,到了右相韩绛处,将事情和韩绛说了。
      韩绛听完,看着告身上官家的字迹。
      他眯起眼睛来:“游师雄……”
      “老夫记得,此子是张横渠的学生吧!”
      张璪眉头跳动了一下,他想起来了,官家曾在两宫面前,说过吕大防的好话。
      原话似乎就是——此大儒子弟,必君子正人也。
      所以……
      官家对横渠门下有特殊好感?
      张璪不知道,他更不敢问。
      他只能拱手问道:“相公,此事怎么办?”
      “这游师雄,只是通直郎,权发遣也不能知一路经略司治所啊!”
      一般来说,要出任经略司治所所在的军州知州,即使是权发遣,一个通直郎也不够,远远不够,起码再升两级!
      韩绛顿时笑了起来对张璪道:“天子特旨除授,本就是超拔选用人才之法!岂能以循例而论?!”
      前些天,少主特旨赐吕希哲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正字,为承务郎。
      人家入仕就是京官了!
      谁比的了?
      而且,这游师雄都已经四十八岁,马上知天命了。
      看他的履历,历任地方县、军、州各级职务,表现都很好!
      天子特旨超拔这样的人,没有人会说闲话的。
      韩绛便道:“上书请奏,升其为朝奉郎吧!”
      张璪想了想,也觉得有理,于是请升游师雄威朝奉郎。
      两宫自然诏可。
      当天,相关文书送到了中书舍人杨景略手中,杨景略草制具官诏书后,

第一百九十九章 加一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