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二章 吕公著:司马光到底在担心什么?[1/2页]

我在现代留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快更新我在现代留过学 !
      很快,其他执政的上书,也陆续送入宫中。
      太皇太后看完了执政们的上书后,发现所有重臣都觉得——张之谏目无法度,无视将令,绝不可轻饶!
      于是,便派人去将向太后请到了保慈宫。
      两宫根据宰执大臣的反馈,尤其是右相韩绛的上书,改变了原来的召回张之谏的决定。
      改为派遣御史,前往鄜延路,将张之谏械押回京审讯!
      ……
      宫里的事情,自然是瞒不了人。
      何况三省两府的宰执都已经被明发了相关奏疏。
      于是这个事情很快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宫外。
      司马光知道此事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当他从范祖禹口中,得知了大概的经过后,立刻就坐不住了。
      “少主曾经下手诏与吕惠卿?”司马光马上就忧虑起来。
      在他心中,无论是西贼入寇,还是张之谏抗命。
      都没有少主下手诏与吕惠卿来的敏感!
      原因?
      这可能会让少主过早的接触到杀伐之事。
      少主还小,过早的接触到这些征发杀戮的不详之事,很可能会让他认为,战争就像是游戏。
      从而,轻视了战争的危险甚至埋下好战的种子!
      这绝对不行!
      可是……
      他现在并没有渠道,可以直接和宫中对话。
      前些天,御史弹劾大臣们私下交游密切,也叫司马光在这个时候不敢随意的去韩绛府上询问。
      思来想去,司马光只能和范祖禹道:“纯甫啊,汝替我走一趟文太师府邸……”
      “请文太师明日入宫,无论如何,也要和两宫慈圣说清楚……”
      “陛下才八岁,还小,不宜过早接触军国大政……否则恐有后患!”
      大宋已经出现过一位好大喜功,四方用兵,不惜民力的天子了。
      不能再来一个了。
      ……
      文彦博闭着眼睛,听着厢房内的歌舞之声,慢慢的拍着拍子。
      “大人……”他的儿子文及甫凑到他面前,低声说道:“范祖禹求见……”
      文彦博闭着眼睛,挥了挥手。
      文及甫一看就明白了,弓着身子退下去。
      等文及甫离开,文彦博就摇了摇头,苦笑一声。
      他知道,司马十二这个时候派人找他想说什么?
      可问题是……
      司马十二想要他说的那些话,现在已经不适合他来说了。
      文家要转型!
      那么形象也要随之改变!
      过去的文彦博文太师,是四朝老臣,可以刚正不阿,可以君前直言,甚至可以和天子犟起来。
      可外戚呢?
      外戚要扮演的角色,就是在皇权面前温顺、服帖、无比配合。
      就像过去的刘家、曹家、杨家……
      也如现在的高家、向家。
      别说是和皇权冲突了,稍微有一点不恭敬,都可能影响整个家族的未来!
      毕竟,外戚的富贵,取决于宫中的亲人。
      而宫中亲人的地位取决于天子的喜好。
      哪个天子会喜欢一个在自己面前喋喋不休的老家伙?
      他要再和过去一样,动不动就君前‘直言。
      以后天子恨屋及乌怎么办?
      ……
      “太师睡了啊……”范祖禹听着文及甫的回答,拱手告罪一声:“却是唐突打扰了,某来日再登门谢罪!”
      “纯甫慢走!”文及甫将范祖禹一直送出文府大门,才拱手目送着对方消失在寿昌坊的夜色中。
      文及甫摇了摇头,他不大明白,为何老父亲入京后不到半个月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变得都快叫他认不出来了。
      范祖禹却是骑着马,慢慢走着,在他身前的下人提着灯笼为他开路。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大相国寺旁的象姑馆。
      远远的就能看到象姑馆内的灯火通明。
      范祖禹忍不住勒住马匹,看着一个个士子模样的年轻人,走入象姑馆。
      见到此情此景,范祖禹才猛然醒觉,叹道:“今年科举,已经结束了啊!”
      “是呢,前日就结束了……如今礼部正在阅卷……”一个下人说道:“据说过几日就要放榜了……”
      “好些汴京奢遮人家,都已经准备好了嫁妆……就等着放榜日,在榜下捉几个金龟婿……”
      范祖禹点点头,他自然知道这个故事。
      国朝进士稀少而珍贵。
      未婚的进士尤其如此!
      所以,每逢科举之年,汴京有实力的人家,都会摩拳擦掌,拿钱买一个进士女婿。
      越是富贵人家,越有这个需求!
      著名的典故:误把冯京当马凉,说的就是仁庙时代,外戚张家榜下捉了冯京回去,结果被冯京机智的化解。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彼时的冯京其实已经已婚——但他在汴京城里谎称自己未婚。
      也正是因为出了这个事情,让张家颜面尽失,几乎成了笑柄。
      所以,自那以后,外戚勋臣们,就已经很少去榜下捉婿了。
      可他们依然想拿钱买一个进士女婿。
      怎么办?
      象姑馆应运而生。
      想要一个达官贵人当泰山的新科进士们和想要找一个优秀进士女婿的达官贵人,都会在每年科举放榜前,来到这大相国寺的象姑馆里。
      这样一来,达官贵人们有的挑,进士们也有的选。
      双方一旦互相看中眼了,那么放榜日,也就是虚应故事,表演给其他人看的了。
     &nbs

第一百五十二章 吕公著:司马光到底在担心什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