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二章 润物细无声[1/2页]

我在现代留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快更新我在现代留过学 !
      元丰八年,四月丙子(十三)。
      礼部请:治平故事,大行皇帝山陵掩皇堂毕,以宗正卿行虞祭之礼,今因改制,官制太庙旧仪,皆属太常寺,乞将来虞主回京改太常卿行虞祭之礼。
      答曰:恭依之。
      这就意味着,大行皇帝葬礼,进入了新的阶段。
      帝陵选址已经确定,将要开始破土施工。
      这一日也刚好是大行皇帝国丧,七七四十九日的第四十二日。
      两宫拥着赵煦,再次来到景灵宫,向大行皇帝神主致祭。
      礼毕,照例群臣劝慰。
      赵煦一一赐茶、赐酒。
      在这个过程中,赵煦感觉,文彦博那个糟老头子看自己的眼神,好像有些古怪。
      但他没有放在心上。
      诸礼已毕,就随着两宫返回大内。
      再有七日,国丧将尽,除了皇城大内,再没有人会为他的父皇的去世而流泪(哪怕大部分都是假的)。
      隔日,四月丁丑(十四日)。
      都堂在经过漫长的争论和辩论后,终于拿出了接替吴居厚出任京东路都转运使的人选。
      和赵煦所预想的出入不大。
      蔡京、吕大防、范纯粹三人顺利入选,但多了一个赵煦没有想到的人。
      这个人是韩绛推荐的。
      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兼吏部右选司朝议大夫熊本!
      赵煦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楞了一下。
      在他的上上辈子,这个熊本被新党、旧党一致嫌弃,新党讲他立场不够坚定,居然反对王介甫相公的英明决定!
      旧党则觉得这个人有毛病。
      总喜欢往山沟沟里钻,而且杀人如麻,不是士大夫该有的做派。
      所以在元丰时代,他不被重视,在元祐时代则被排挤。
      元祐六年,不过六十多岁就去世了。
      但在现代,赵煦在跟随他老师做学问的时候。
      熊本却是宋代西南开发绕不开的人物。
      无论是开发泸州,还是开发广西,都绕不开这个人。
      但他的资料很少,想要研究就必须钻故纸堆,往地方县志、州志里找。
      不意,如今熊本却搭上了韩绛的线。
      想想也是,韩绛新除右相,朝堂上没有什么人。
      他当然要扶持自己的势力。
      可朝堂里的大臣不是新党就是旧党。
      像熊本这样,同时被新、旧两党嫌弃,但能力、资历和官职都足够高的人,就像是夜空里的萤火虫,想不被韩绛重用都难!
      而当韩绛开始下场,以右相的权威,主导京东路都转运使人选的时候。
      赵煦就知道,这个事情已经落锤了。
      右相履任第一个推荐的大臣,倘若都得不到通过的话。
      那韩绛只有辞相一条路可以走!
      果然,第二天戊寅日(十五),延和殿后殿听政时。
      赵煦就见到了韩绛引荐的熊本。
      一个他上上辈子没有见过,但在现代却一度困扰他让他掉了无数头发,翻了无数故纸堆的大臣。
      “臣,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兼吏部右选本,敬祝皇帝陛下、太皇太后、皇太后圣躬万福!”
      赵煦端坐在御座上,看着那个持芴而拜的紫袍大臣。
      熊本如今,大概五十岁上下,身材健硕,皮肤略黑,根本不像士大夫,反倒是像个乡里的老农。
      赵煦看着他,双手微微摩挲了一下。
      赵煦在现代为了水论文,研究过这个大臣的。
      对他的生平故事,了熟于心。
      所以,赵煦知道,这个大臣本来有远大的前途——熙宁八年,就已经官拜知制诰,加天章阁待制,就差一个翰林学士的加衔,就有机会成为三省两府的候选。
      但熙宁十年,王安石的得力干将都水丞范子渊发明了一个治河神器——疏浚耙,上奏朝堂说使用此物疏浚黄河,功效显著。
      文彦博闻讯,立刻弹劾。
      赵煦的父皇于是派了熊本去调查,熊本调查回来,如实上报——没用!
      好了,这下子捅马蜂窝了。
    &n

第一百零二章 润物细无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