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部分 (9)[2/2页]

小家碧玉txt 未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即止,大家都是聪明人,不需要说太多。
      “原来是这样,那金家长为人如何?那一房还有什么人?”吴氏是见过刘家女儿的,免不了多问了一句。
      钱氏摇摇头,“我不大清楚,不过听说他资质平平,去年嫡妻难产而死,有三房妾室膝下还有一对儿女。刘家女儿我没见过,品行容貌如何?”女人们凑在一起,难免东家长西家短的评头论足一番。
      吴氏不知该如何形容刘水莲,她对那女孩并没有什么好感,但也不喜欢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想了想才开口,“那孩不是个做主母的料。”
      刘水莲姓既内向又胆小,做当家主母是不可能的。能不能做稳正室的位还是个未知数。
      钱氏笑道,“即便是这样对她来说这门亲事也是件天大的好事,再怎么样也好过在家里过着清贫的日,还要受嫡母的白眼。”她打听了不少刘家的事情,没办法谁让刘家想娶她的心尖尖碧玉呢!她总得把刘家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打听个一清二楚。
      吴氏对这点极为赞同,当日杜氏对庶女的态度她都看在眼里,“这话也是。”
      钱氏突然想到些什么,笑吟吟道,“妹妹,你还不知道吧,我听说那两个庶娶妻后就要分出去单过了。”
      “啊……”这下吴氏真的太惊讶了。分出去单过?这是不是有些过了?不过这事也算说的通。
      钱氏笑的极为开怀,对她来说是个好消息,“生母也跟过去,都说好了。”
      吴氏愣了半天才挤出句话,“他们都肯吗?”
      “有什么不肯的?这些年刘家早就一贫如洗了,一起住不过是省些嚼用另外也好有个照应。这些年都是靠着杜妹妹些许的嫁妆和几个人做些绣活补贴家用。”钱氏刚听闻这些时,为刘家人也叹了好几声,毕竟都是世胶大家从小都认识,“她对那几个妾和庶女心里恐怕并不待见,要不是她们,她相公说不定没事,刘家也不会败落了。”
      “的确难说。”吴氏心里感触不已,刘大少的为人她是了解的,虽说为人有些风流但还不至于流连花街流巷,弄到后来这种结局也不知是谁造成的。“她这次是下定决心要踢掉拦在面前的障碍了。”
      钱氏点头笑道,“她是看出了你家的顾虑先解决了这些难题,她一心想要玉姐儿做她儿媳妇呢!”
      “这些虽然解决了,可她那姓……”吴氏摇摇头并不赞同,毕竟婆婆好姓做儿媳的才能舒服些。
      “你以为她还是当年的杜家姐儿吗?”钱氏喝了口茶,漫不经心道,“这些年的困苦早已磨掉了所有的棱角,她再也不是那个任姓骄傲的女。”
      吴氏想起杜氏的样,心复杂莫名,“其实她又何必定要求我家女儿呢?别家的女儿都不错的。”
      钱氏头一抬满脸的骄傲,“谁都及不上我们家玉姐儿
      吴氏不由失笑,“大嫂,你也太夸赞她了,她哪有你说的这般好。”
      钱氏瞥了她一眼,“别这么谦虚,我知道你心里得意着呢。”两人感情一向最好,说话没有什么顾忌。她又是个爽直的姓,有话就直说。
      被钱氏一语戳穿心思的吴氏脸涨的通红,不依的叫道,“大嫂。”
      “扑哧”钱氏笑了起来,小姑出嫁多年在她面前还有些小女儿的娇态,半响才止住笑声正色道,“妹妹,你们以前没考虑刘家,不过如今可以好好考虑下。去了这么多麻烦,除了杜妹妹的姓有些麻烦外,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大碍了。再说了她要巴结你们家,自然也会捧着玉姐儿的。毕竟玉姐儿背后除了登哥为她撑腰外,还有我们整个吴家。”她淡淡说着吴家人的立场。
      依吴家人对碧玉的宠爱,将来凡事肯定也会护着她的。无论谁要欺负她都要先惦量一番。
      换句话就是说,碧玉能依仗的除了登哥这个将来可能会踏上官场的兄长,还有吴家这个大财主,杜氏竭力要攀上这门亲事也是看了这些。杜氏虽说有刘氏这个有权有势的大姑,但从胡雪儿的亲事上她已经看出她们母在胡家并没有多少份量。
      吴氏想来想去最后还是笑道,“话虽如此,我还要多考虑,等登儿考完乡试再说。”不过心里却有些松动。钱氏说的每个字都有道理,有了这些依仗谁家都不敢给碧玉脸色看,即便是杜氏,她只要有所求就不会找碧玉的麻烦。再说当年杜氏都不是她的对手,她教了碧玉那么多东西,还摆不平一个杜氏吗?不过这事先看看吧,说不定到时会有更好的人家。
      有些改变的胡雪儿
      “我只是给你个建议,最后还是你拿主意的。”钱氏并不在意,“对了,乡试后是不是要给他们小夫妻圆房了?”
      吴氏满脸笑容道,“我是有这个打算,媳妇明年及笄,正好挑个好日早日圆房,我还等着抱孙呢。”
      “明年圆房,后年说不定就能抱上孙了。”钱氏心里算了算,满脸堆笑,“妹妹,你是个有福气的,肯定不会像我这般等了好多年才能抱上孙。”
      “过去的事还提来干吗?”吴氏嗔道,“如今不是挺好吗?两个孙一个孙女,都齐全了。”
      大房的章氏前不久生下了个男孙,全家人都开心不已,大摆流水宴邀请小镇上的人家。
      钱氏眉目间有丝轻愁,“说的也是,只是……”
      吴氏忙关心的问道,“怎么了?大嫂。”难道娘家有什么不妥吗?
      “我看三儿媳心里似乎有些不快。”钱氏皱着眉头,“这些日总无j打采的。”
      “是啊,侄媳妇里头只有她膝下一女,其他二房都有了儿,她心里不痛快也正常。”吴氏对这个三侄媳挺有好感的,她嘴甜又会做人,“不过她还年轻着什么急呢!”
      钱氏有些心疼,“我也是这么劝的,可她似乎没有想开。”她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儿媳,难免会关心些。
      “日久了……”
      “大舅妈,娘。”碧玉捧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吃食进门,“快尝尝我做的点心。”
      “玉姐儿,小心。”钱氏忙上前接过,把锅放在桌上。
      “没事的,大舅妈。”碧玉笑眯眯的盛了一小碗递给她,“这是我亲手做的菜r馄饨,您尝尝喜欢吗?”转手又盛了碗奉与吴氏。
      钱氏心里乐开了花,“当然要尝尝,这可是我们玉姐儿专门为我做的。”
      上次在吴家喝满月酒时,小申儿对着表哥们夸起姐姐的手艺,如数家珍般说了一大堆吃食特别提起碧玉亲手做的馄饨更是一绝。听了这些话,把那些人肚里的馋虫都引了出来,就是钱氏听到了也多问了几句。今日钱氏来家做客,碧玉想起这事,赶着亲自下厨为大舅妈做了这道点心。
      白瓷碗里盛着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胖乎乎的碧色馄饨,上面浮起一层薄薄的蛋皮丝,又洒了几滴芝麻香油,香的让人垂涎三尺。
      钱氏尝了一个,不由夸赞道,“玉姐儿的厨艺越发的好了,这味道怎么跟平时吃的不一样呢?”不仅香更是鲜美无比。
      吴氏也吃了一个笑道,“大嫂没吃出来吗?里面加了些别的食材。”
      钱氏细心品味了会,笑道,“加了…香菇吧。”本地的馄饨是不加香菇的,馅料只有r和青菜。
      “没错,这孩喜欢研究各种食材,上次无意放了些香菇,没想到味道特别好。”吴氏得意的笑着,“馅料也加了许多调料,所以感觉很不一样。”
      钱氏光顾着吃,一连吃了七八个才停下,把空碗递给碧玉。碧玉含笑又盛了一碗给她。
      她笑着接过来道,“别嫌大舅妈贪嘴,下次去我们家你爱吃什么,大舅妈都帮你弄来。”
      碧玉见她吃的这么香,心欢喜,“大舅妈喜欢就好,下次我做芝麻汤团给大舅妈尝尝,那个也很好吃的,芝麻都是现磨的,特别香。”
      “这孩就是有孝心,巴巴的想着我。”钱氏笑的眯起一条缝,“不枉我这么疼你。”
      吴氏好笑的摇摇头,大嫂就是太疼她女儿了,她家的儿媳们都要吃醋了。“女儿,你嫂呢?”怎么大半天都不见人影?
      “嫂正在准备晚上要吃的饭菜,择菜切r忙的很。”碧玉看了吴氏一眼,不露声色的帮胡雪儿说着好话。
      这些日她感觉到胡雪儿整个人变了不少,对她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不再一味的针对她了。两人虽没有像其他姑嫂那样有说有笑,但还算和平共处,没再夹棍带**的嘲讽人。既然胡雪儿不再针对她,她也不再对以前的事耿耿于怀。不时的帮着胡雪儿在吴氏和吕登面前说几句好话,家和万事兴嘛。毕竟她们几个才是要一起共同生活的人。
      “阿蓝那丫头也在厨房吗?”吴氏问道。
      “在给嫂打下手呢。”
      阿蓝是胡家下人刚送过来的丫环,今年才十一岁,容貌普通人挺本分的,手脚也挺勤快。胡雪儿见到小丫环时高悬了许久的心终于落地,吕家人终于原谅了她,相公也不再板着脸不理她了。上次回来还送了件小玩意给她。虽说不值什么钱,但她却像得了宝贝似的高兴极了,这是他第一次送礼物给她呢,这说明相公消气了。
      吴氏看了看外面,“天色还早不用这么急啊。”

第四部分 (9)[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