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刚才怎么回事?”
      “安全员说我泄露国家机密,罚了我200块钱,再犯就刑拘。”
      段旭看了看手中广告,价格一栏字体很小,只注意到了一长串“0”。
      “灾难意外险,怎么办理。”
      “这个五万一年。”
      “这么贵?”
      “大灾前,谁在乎价格啊,保命要紧!先了解下,它包含全球救援,全国只有我们有这个能力。地球任何角落,遇到台风,地震,火灾,都能实施救援。专为全球富豪定制。五万是最低档,还有15万和50万档次,您看够不够,不够可以定制?”
      段旭故作深沉说:“好的,我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给我个联系方式。”
      “成功人士,考虑问题周全。不瞒您说,我这次回去,专门开拓昆阳市场。富豪们惜命,谁会在乎这点钱呢。我今年已经办理了十多个申请啦。”
      “还要申请?”
      “当然啦,我们要签保密协议,公司要背景调查,不是谁都能买到的。”
      西装男说着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蓝衣女走了过来,西装男回到自己位子。
      一场及时雨撒向了段旭干旱的土地。
      超过十小时的旅途,是一种煎熬,这种煎熬,只有体会过的人才能体会。
      段旭睡着了,脑袋伴随列车的运动左右摇晃,晃动过大时竟能把自己摇醒。
      段旭感觉到,左边的肩膀被一个暖暖的柔柔的东西压着,舒服极了。
      睁眼看了一下,旁边的蓝衣女正靠着他的肩膀瞌睡。
      他闭上眼睛,往左边再靠了靠,让她靠的舒服一些。
      ……
      夜晚12点,列车没有到达昆阳城,停在了湘城西站。
      这里离昆阳城还有5个小时。
      车厢内骚动起来。
      在这个创造现代奇迹的国度,铁路晚点都能上头条。
      一些心急的旅客走向列车长办公室。
      为了弄清问题,自发组织的乘客代表们,快步走向车长办公室,边走边商量对策。
      嘣嘣嘣!嘣嘣嘣!
      急促敲门吵醒了车长,他从小床上爬起来,整理一下衣服,用毛巾擦擦脸,打开了门,门口堵了五六人。
      “你是列车长。”
      “我是车长。”
      “为什么晚点,为什么停车?”
      车长看了下手表,又瞅了眼车厢提示信息。回答道:
      “一切正常啊。”
      “高铁朝发夕至,现在几点了?”
      “时刻表改了,买票时没看吗?”
      乘客们坚称没有看到,而且高铁从来都是朝发夕至,怎么还要在上面过夜呢。
      列车长很有耐心的说:“已经改了一周啦,这是我第二次跑这趟车,怎么能不知道呢?”
      有人说是提前预定的票。
      又有人问如果现在不走,餐车应该至少供应夜宵吧。
      车长继续解释,干旱,地下水位下降,路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严格列车通行数量和速度。
      最后说道:“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们的工作。服务不到之处,我代表全体乘务员向大家道歉。”
      乘客们相互看了看,只能继续支持列车长的工作啦。人群散去,乘客坐在座椅上将就着过一个晚上。
      旅途比预想的要长,段旭感觉很舒服。
      蓝衣女子靠着他的肩膀,他是世界的支柱。
      ……
      折腾了两天,段旭走出了丽江火车站。
      远处的父母看到了他,挥手走来,抢着提行李。
      车站前的广场上,人很多。
      方便面,垃圾桶发酵,各式臭袜子的味道混合起来,弥漫空气中。
      气味让人恶心,曾经的高铁站,干净整洁,站前广场,人群有序。
      现在,地上铺着很多纸壳,人们把这里当成了家。
      这些人多半不是本地人,他们肌肤黝黑,眼睛大大的。
      母亲提议先去吃点东西。
      一家人来到了一个小饭店,点完菜。几分钟后,一个小姑娘端上来了。
      这个小姑娘,皮肤黝黑,眼睛深陷,看得出不是本地人。
      老板坐在邻桌,吸着水烟,段旭对他说:“老板,生意不错嘛,服务员都国际范儿。”
      老板哈哈一笑,说道:“小伙子,几年没回家了吧。没钱才请外国服务员的。中南半岛旱灾,火灾,大量难民涌入我国。听说政府本想遣返他们的,一直也没动作,这么多人来到这里,大家生活都难啊,咱丽江少说也有两三万难民吧。”
      段旭父亲:“多了去了,至少有二三十万,你去看看,满大街的外国人。”
      饭店老板:“我看没那么多,丽江市也就这么多人。我这个服务员,包吃住,一个月300块。当地人不包吃住,至少1500。”
      段旭:“其他县市也这样吗?”
      老板:“边境县市都差不多吧,我们丽江还稍微好一点,国家旅游城市,转移了不少外国灾民到兄弟县市。”
      段旭往门外看了看,小巷中,搭了几个临时小棚,里面有住人的迹象。棚子边上堆起了一包包的垃圾。火车站前广场的情形浮现眼前。
      吃完饭,一家人乘坐出租车,来到城郊一个小停车场。一辆上了年头的五菱面包车,上面贴着“承接木工”。
      父亲打开车门,行李放后面。母亲坐到副驾驶,段旭上了后排。
      段旭:“爸,为什么停这儿?”
      父亲;“没年审,变黑车了。”
      段旭:“那你还干活吗?”
      父亲:“在村里跑跑没事,进城小心点”
      转头又对副驾驶的母亲说:“看着前方有没有交管人员啊。”
      母亲:“好的。”
      母亲指挥着司机,绕过了几个红绿灯,来到了一个检查口。
      出城登记。
      工作人员耐心的扫码,详细记录行程信息和出行目的地,以及出行缘由。
      一切正常,放行。
      这让段旭很好奇,父亲说,多亏有了这些关卡,阻止了城里的那些流民扩散到广阔的农村。
      离开检查站,很快上了国道,车子驶向美丽的家乡。
      wa

第八章 归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