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郡产生第二个还真境修士,并未让徐亦山的心里有太多震动。r
这与那日发生在聚星楼中的事有一定关系,先是小凝气散让十个孩子步入不可思议,后是他“亲手”造就了南屏秀的从引气到炼形,再后,就是那位存在对他的垂青。r
这三件事,如连天浪潮,一浪接一浪,当最后一浪打来的时候,徐亦山都敢说,以后在任何一件事面前,他都可以淡定从容了。r
同时,徐亦山本身过往的经历,也让他对于外界的一切,都有了足够的抵抗力。r
他是在别人的毁誉中走过来的。r
“天阶弟子”,这个身份,带给了他太多太多。r
而一路走到至今,他收获的,不止是修为。r
澜水宗庆典后,第二天,徐亦山在静修之地,开始“炼纸”。r
十好几种树木的材料,有的取皮,有的取汁。r
似乎有点复杂的样子,但有了之前观看和参予小凝气散的炼制,这十好几种的材料,相形之下就显得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r
最后,当一种淡绿色泛着淡淡馨香的纸页在他的手上诞生时,徐亦山心中居然生出一种莫大喜悦,而这喜悦竟似是丝毫不逊于修为上有了不小的突破。r
以后但凡写划,都用这种纸好了。r
闻着那陌生但却一点都不突兀的淡淡香味,徐亦山当即在心里下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决定。r
然后,他开始做正事。r
向师尊请教。r
嗯,这边的师尊。r
请教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徐亦山这些天来一直都在思索。r
肯定是修行上的,这不用多说。r
关于修行界关于小凝气散关于青云之路关于南屏秀等等这些,不是不能问。以那日短短接触下的认识,徐亦山几乎都敢说,他只要问,师尊应该都会回。r
但师尊不止是师尊,更是圣尊。r
向一位圣尊问这些问题?r
他是嫌自身的造化太多呢,还是嫌自身的运道太好呢?r
所以,尽管关于这些方面,他其实有很多的问题想问,但这些所有,还是第一时间就被他排斥出了意识之中。r
正本清源,回到“修行”这个问题上。r
关于修行,其实也有很多问题。r
而徐亦山一直在思索的,就是问关于修行上的哪方面问题。r
对于第一个问题,应该说,徐亦山是慎之又慎,重之又重。r
基于那天短短的打开了“灵眼”后所看到的情况,最终,徐亦山确定了自己的问询。r
三江四海是前尘,岭上山头幻此身。r
南域川峡水浩淼,北州原野雪纷纷。r
曾同村舍村人近,亦与圣人圣地邻。r
日暮天长何处去?繁华落尽见真淳。r
在纸页的开篇,徐亦山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写下了这一首那日和许同辉的同主题拟赋,云。r
这也是可以代表着他所有过往的一首道诗。r
道诗之后,是徐亦山的详细说明。r
本是一寻常家族一寻常小子,然后被师尊收为门下,然后凝气通脉开窍,然后引气炼形还真。r
六个境界,一步一步。r
每一步,都有太多好说。r
徐亦山没有任何隐藏地,把自己的一路修行,展示在纸页上,甚至几天前在山谷中的遭遇以及发现诸多问题的情况也说了,然后问道r
“师尊,我该如何是好?”r
如何做,才“好”?r
这是一个有点滑头的问题,不,是很滑头,徐亦山写完,甚至是有点偷偷地一笑。r
 
第267章 游人五陵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