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天生顶窍大开者,其害是体现在身体方面。r
天生能感知草木意识,其精神状态,和“正常人”会不会有所偏差呢?r
另外不管是影响身体还是影响意识,总之是消耗生命本源。在这一点上,不管是什么天赋神通,应该都有共同的这个弊端。r
直白点说,天赋神异,凡身难承。r
之前简单察看,许广陵没看出秀儿有什么大问题,不管是身体方面还是精神意识方面。r
不过这娃娃一头短发,而且很稀疏,是典型的“黄毛丫头”。r
许广陵本以为是小娃娃年龄还小,还没怎么发育。——这在小孩子里面是极其正常的事情。r
现在再看么,可能未必就是那么回事了。r
但这是小问题。r
对如今的许广陵来说,它甚至构不成“问题”。r
许广陵和秀儿之间的互动,就如他所言,这是两个人之间的小秘密。r
和场中此刻正在进行着的事情丝毫无涉。r
不要说牵着秀儿手的南屏秀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就是心神始终关注着全场的徐亦山,一样没发现任何异常。r
徐亦山倒是看到这个小女孩盯着许广陵瞧了,但这小女孩片刻前同样盯着他在瞧,也盯着场中所有从她的视角能看到的人在瞧,偷偷的,像是怕被发现一样。r
徐亦山心中是带着些怜惜的。r
作为安南郡的郡守,虽然徐亦山很多时候都不理事,但他对郡内大小信息的掌握,无疑是其他任何人都比不上的。r
而对这个小女孩,他就略微了解一点。r
也正是这一点了解,让他心中怜惜,去年他曾想过收这小女孩为弟子。r
但一方面未至天阶,暂时来说实在不宜收徒;另一方面,这小女孩留在澜水宗,留在南屏秀身边,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特别是这小女孩现在还小,还需要人带。r
全场,一众地阶中,现在估计也只有徐亦山一人,心神是放在“控场”方面。r
而其他所有的地阶,不管是八极宗、朝山宗等那些人,还是四海门这边,又或甘从式,后面这两者,哪怕他们是装模作样的,也依然是装模作样地专注凝神看着那碑牌。r
一众地阶,看着碑牌上的那首“道诗”,是什么样的反应?r
倒也谈不上震惊。r
有的是新奇。r
有的是惊异。r
但不管是新奇还是惊异,所有地阶全都是若有所思,更有的,心神有所沉浸。r
凡是地阶,必过了开窍境。r
凡是过了开窍境,必打通了身体的几大外窍。r
然后,就是“天地交感”。r
身体的感受是极为敏感的,与此同时,意识的感受一样慢慢地趋向敏感。r
那是在修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可以说,不以人的任何意志为转移。r
这样的人,看“道诗”,而且还是在此时此刻这样的情况下,其感受绝对是很深刻的,具体有多深刻,视这位地阶自身的意识结构和方向。r
过了良久,场中都还是一片静默。r
对这种效果,四海门门主还是比较满意的,他有意作无意地朝许同辉那边看了一眼,但没有得到任何反馈。r
那就继续上菜呗!r
四海门门主拍拍手,不轻也不重,然后在好几位地阶投过来的不满和嫌弃眼神中,微带着歉意地一笑,接着,他走向了澜水宗宗主南屏秀的身边。r
其实本就靠得比较近,现在也只是走了三四步而已。r
来到近前,这老家伙同样微微一躬身,但这绝对不是恭敬,而是殷勤,然后伸手示意着另一块碑牌道r
“南屏宗主,请稍移玉步,揭开第二块道诗碑牌。”r
第212章 酒醉还来花下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