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2章 大笑[2/2页]

全知全能者 李仲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以把他人阶时的那些曾经,通过这道诗的方式,写下来?
      以交流的方式予许同辉一份。
      呈给那位存在阅览。
      就不知其是否能看到,又是否愿意垂览。
      地阶的那些,徐亦山听得不时微微颔首。
      那些,他有的经历过,有的没有,但不管经历与否,都是可以理解的,也都是如与老友相对,谈天说地论人世,心无拘,意无束。
      真是何其快哉!
      徐亦山快乐得都想哼起调来。
      那些属于天阶的,徐亦山就只能是听着然后记在心中了。
      转瞬,二十首道诗过去,话本进入新的内容。
      徐亦山既万分满足,又小有遗憾。
      二十首哪里够,纵二百首、二千首、二万首也是远远不够!
      但能听得这二十首,得知这“道诗”拟写的修炼方式,已经是天大的运道了!
      真的是天大!
      “万千年来,诸法皆废,此规不废。”
      故事继续向下,当听到这句话时,徐亦山心中又是一震。
      这次,不是惊于新,而是……
      很熟悉的感觉。
      徐亦山想起了师尊说过的那句话。
      “天道曰常,常中有变,变也是常。”
      这两句话中,透露着一样的意蕴,但那意蕴,对徐亦山来说还有点像是天上的浮云,不太把握得住。
      云不总是在天上。
      也可以是在地上。
      东山,那些较高的山脉,有时,云便是生成于山顶之上,以至山腰山脚。
      其时,漫步其中,云就在身边,伸手可握。
      但握住的,只是空。
      “东岭千峰万峰簇,白云缭绕甚可观。漫行其中试握之,方知观易取却难。”
      这就是那……道诗吧?
      他的第一首道诗。
      徐亦山心中微笑。
      这首道诗中所述,是一种“见之却得不到”,那恰是当下,天阶之于他。
      但此时此刻,徐亦山心中却并无惆怅,而是涌起一股极大的豪情,也正是在这豪情之下,他的第二首道诗,继第一首之后,紧接着,就如清晨那升起的朝阳一般,喷薄而出:
      “东岭千峰万峰簇,白云缭绕甚可观。他日当提三千尺,携于师处作栏杆。”
      第一首,是地阶之述。
      第二首,是地阶之想,地阶之望。
      闻道诗于今日,作道诗于今日。
      虽身处地阶,但知天阶只在上,等着吾去取而已。
      天不负我,我不负天!
      彼此终有携手时!
      两首道诗,相继于心中自然形成,徐亦山那一直就非常激荡但却被他强自控制住的心情,于此刻终于是再也控制不住,他也无心无意去控制。
      于是,下一刻,他直接就是站起身来,哈哈大笑起来。
      天在上,地在下,而我辈在其中。
      从空无之中,一步一步,循道而上,那种大苦,那种大累,那种大乐,那种大喜……
      此时闻新道,此时闻大道。
      若无大笑,何以酬之?
      徐亦山这一笑,当真是快意至极,也响遏行云。
      许同辉愕然收声,却见得对面徐亦山对他大大地一挥手,意态极亲近地对他笑说道:“同辉,说了这许多,也有点累了吧?”
      “今天就到这里,且稍歇,我们喝酒。”
      “不醉不归!”

第92章 大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