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全面施压[1/2页]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全面施压
     章存儒,章采面色都有些难看。
     章氏子弟暗中参股或直接插手经营茶商之业,没有几十也有十几。
     朝廷这些年为何不能禁止茶商私运?正是这些建州世家从中作梗。敢问地方官敢察吗?只能抓小放大。
     至于剩下没背景的茶商,只有组织武装走私一条路。
     你官府敢查我,我就跟你拼命,谁怕谁。
     但是这一次王子京动了真格,对建州的茶圃,无论官焙还是私焙,都派兵里三重外三重地围着起来。
     建州世家还能受得,但低层茶商,也就是武装押运那些,已经开始秘密酝酿造反了。
     而对此建州世家也抱着怂恿的态度。
     且由你们百姓与官府去闹。
     “朝廷这些年为何屡禁私茶?巡检司的马蹄声未至,各家的拜帖倒先送到知州县令案头了。这些年寒门小户的茶船沉了溪,世族门下的私焙可曾少过一片茶叶?”
     ““逼的人走投无路,元丰二年至今,茶商持械抗法二十七起。“章越呷了口茶道,“上月浦城那场厮杀,转运司的兵甲折了三十余人”
     章存儒,章采皆道:“相公既是归乡颐养,何必插手这档子事。”
     章越道:“正是归乡,方居庙堂之远而忧其君。”
     章存儒道:“此事只好从长计议。”
     章越道:“来不及了。”
     章采道:“好教相公晓得,这些年我章家子弟虽有参与,但大多还是耕读传家。”
     “那是哪家最甚?”
     章存儒犹豫了下道:“吴家七郎前日送来武夷新茶。”
     “说是九龙窠岩壁上那三株老茶树采的,统共焙出八两——这样的茶,自然是要贡入京里的。“
     章越闻声道:“我明白了,你说吴家能许得,其他世家会卖我这份薄面。”
     章存儒点点头。
     章越心道,我就知道。
     断三代科举之路,无疑是让汝三代不可考公,对于一般世家而言,伤害不可谓不大。
     一般都要乖乖认怂。
     但对于吴家这等世代簪缨之家,这个威胁就没用了。
     章越起身告辞。
     章存儒,章采皆送章越出寺,族学弟子们提着灯笼候在石阶下相送。
     章越辨别其中数人神态服色,心道而今章氏族学终于也收寒门了。
     暖黄的光晕中,章越记得当年自己离开族学时,除了章友直,章望之携着他小孙女手也是这般提着灯笼相送。
     当时也是这般暮色苍茫。
     这是自己与两位师长最后一次见面。
     他记得以前看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百岁后带着张无忌重返少林。
     少林指责张三丰乃少林叛徒,并偷学走了少林。
     面对少林僧人的指责。
     张三丰虽有些不高兴,但转念一想,他虽只是服侍觉远的杂役,但武功推其根源还是出自少林,于是虚心承认。
     章越对章存儒,章采及族学众弟子们道:“吾少年若非友直先生,望之先生指点,焉有今日!”
     说完章越辞别下山。
     暮色渐沉,山门石阶染上黛青。章越行至半山,回首望见族学灯火如豆,恍若当年负笈求学的光景。
     章越到此也不是光为了喝茶,临行时章越命彭经义买了二十亩学田捐给族学。
     ……
     翌日拂晓,薄雾未散,章越往浦城县城。
     县城一景一物都是熟悉又陌生。此番归乡他刻意轻装简从,不仅婉拒了天子钦赐的判建州、建宁军节度使等显职,连归期都未传驿报。
     自此当地官员都知趣地没有打扰章越宁静。
     行至皇华山麓,县学黄墙黛瓦依然,这是章越当年在县学读书处。
     章越没有入县学的打算,如今他若现身,少不得要受山呼海拜的场面,倒不如任墙内书声琅琅,墙外草木自萋萋。
     然后说几句类似昨日我以母校为荣,今日母校以我为荣的话。
     离着学宫不远乃秀里吴氏的府邸。
     浦城吴氏自吴待问中进士而步入宦途,其四个儿子都中了进士。其中长子吴育四子吴充这两支都迁入京师了,现居浦城主要是二子吴京和三子吴方两支。
     吴京吴方都先后病故,但吴家作为仅次于二韩一吕的世家,其在浦城甚至建州的地位都无人可以撼动。
     但也不是真手眼通天,否则吴安诗也不会被蔡确收拾了好几次。
     

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全面施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