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千三百零八章 狂傲自信[2/2页]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远处传来民夫夯土的号子声,混着猛烈的西北风,像是大地在呜咽。
     鄜延路行营全面进筑永乐城。
     徐禧站在山岭上,目光如炬,注视着永乐城的筑城进展。此刻暮色笼罩米脂川,永乐城已是逐渐成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曲珍等大将走上山岭抱拳道:“节帅,就地掘井两日未见滴水,永乐城缺水此为当务之急,一旦贼军四面来围,这就是死地啊!”
     徐禧道:“当初老种经略相公(种世衡)筑青涧城,若不知难而求,则几不得水,最后掘地五十丈方得水脉,何曾因困难而废功。”
     “可以先修水寨,再在城中挖井,必得水源!”
     曲珍布满刀疤的手掌挥舞道:“大帅,永乐三面悬绝,夏人掘断湿滩则我军不战自溃!“
     “另外城南高阜可瞰全城,若竖敌台则断我粮道。不如在银州再筑一城。“
     “聒噪!“徐禧挥袖扫落茶盏,斗篷重重一甩后抚着腰间金带道:“你所言的银州城纵有无定河平川,虽有河堑所隔,却无山险可凭!分兵于此,便是自覆之道。”
     曲珍闻言叫苦。
     这时候一名小校策马而至道:“报西贼发十二军监司从泾原路大举而来!”
     众将闻言神情一震,党项如今有十八军监司。
     十二军监司兵马也就是党项三分之二的兵力。
     徐禧则肃然道:“来得好,西贼来得急,正意在吾之永乐城切敌要害。”
     “今贼若大至,是吾立功之秋也。”
     “再过三日,永乐城可版筑成功!到时候民役返回鄜延路。景思谊!”
     “末将在!”一名年轻的将领抱拳,景思谊的兄长景思立随章越出征熙河路,死在了鬼章的手下。
     另一个兄长也是亡于国事,称得上一门忠烈。
     “你到时候率军护城!”
     “是。”
     徐禧对曲珍道:“曲侯总行营就是,贼来便发!”
     曲珍摇头道:“贼来凶猛,不如退往内塞,檄诸将来战。”
     徐禧则道:“曲侯乃老将,乃尔胆怯否?”
     曲珍被徐禧讥讽只好作罢。
     徐禧继续发号施令道:“再飞报沈经略,让他命兵马至米脂寨随时接应我军。”
     众将听徐禧布置都是叫苦。
     数日之后,永乐城版筑毕工,民役散去。
     八月六日,党项兵马抵至明堂川,于无定河西岸布阵。徐禧命斥候打探,探知党项兵马尚远。
     次日凌晨,徐禧被告知党项兵马渐此而至。
     当即徐禧率众将登永乐城西门观敌。
     却见无定河疾驰的烟尘大作,黑压压的驼队填满河谷。
     党项夏主李秉常的白牦大纛悬着七宝缨络,铁鹞子和步跋子的重甲在烈日下泛着寒光。
     见党项大军逐渐抵至,刚从熙河路调来的番军大将高永能献策道:“羌人性子犹犬,趁其不意加以呵斥,则气折不能害人。若是迟疑不断,待其狂奔犬突,则无所不至。”
     “党项兵马以精兵为先锋,欲以当我,可速与战,战则鸟兽骇散,后有重兵亦不敢跬步而进。”
     景思谊道:“我观西贼兵马尘嚣遮天,莫约有十至二十万之众。如果齐至,我军有寡不敌众之危。”
     徐禧手抚胡须对道:“城中也有七万兵马,何必惧之。”
     “再说王师不鼓不成列!”
     军中监军张禹勤对徐禧道:“陛下,对此战有旨意。圣言短兵相接,惟是刀斧为胜,可命劈阵大斧兵五千,选锐兵授之。”
     徐禧道:“妙策!”
     众将听闻官家千里之外,还要遥控军阵,也是无语至极。
     高永能闻言悻悻而退,到了城下对几个儿子道:“以徐经略之之自负,怕是我等都要死在此城下了。”
     “我死不足惜,但怕误了陛下与章公的大事啊!”
     “平夏城之战后的大好局面啊!”
     其子道:“徐禧为人狂傲,志大才疏,只是一味以为我等胆怯,到了上阵时后悔莫及。”
     如此一直到了正午之时,党项兵马已是大至,并逼近了城下,只是在无定河边未曾渡河。
     徐禧决定迎敌,他当即命曲珍率城中七万大军尽于城下布阵,城中只留下两三万民役。
     而徐禧与李舜举二人坐于谯门上道:“我手执黄旗,尔等观我旗号进退。”
     众将领领命而去。
     徐禧见三军整装待发,将手中高高举起黄旗向前一落。
     片刻间永乐城南西北三门齐开,宋军七万兵马分三路出城迎敌!
     七万将士甲叶碰撞的铿锵响彻全城,而西夏军阵中也升起了狼头战旗。
     (本章完)
    喜欢。
  

一千三百零八章 狂傲自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