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6章 三分钟热度?[2/2页]

穿书七零不做后妈,她种田去了 紫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角的地方种上几株,慢慢攒着。
      然后她便跟着奶奶学起了织毛衣,她没忘记还欠着沈离一个毛衣的债呢。
      她先织给自己练手,毕竟是一个毛衣的报酬,就不能织是太难得,得让客人满意才行。
      这毛线杜若能摸出来,是好毛线,但毛衣的款式,她却没看上。
      杜婆子只会一个鸡心领的款式,这款式搭配男式衬衣很好看,外面再穿上一件风衣,就很有范儿。
      可他们这边是大东北呀,这么好的毛线织出来的毛衣不能只穿几天就放着吧?
      可不放着吗?这个季节也没法穿,露着个脖子灌风他不冷吗?
      这可是出门要穿皮袄戴皮帽子的大东北的冬天,鸡心领不合适。
      “奶,我画张图,咱们试着织一下这样的领子吧,这样的毛衣暖和。”
      看了图后,杜婆子也想织一件这样的,“那就试试。”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天后,杜若织毛衣的兴趣大减,又再次拿起了从省城带回来的杂志和小人书,当然各个报社的报纸也有。
      “奶,我们不能坐吃山空,我想投稿,你看咋样?”杜若兴致勃勃地说。
      杜婆子掀了掀眼皮,“你呀,就像你说的那啥三分钟热度。”
      “不会!”杜若笑道,“我要全面开花,投稿写作,然后画小人儿书,总会有一个是能赚到钱的吧?”
      “行吧,那你还织毛衣不?”
      “织呀!我这不是歇一会儿吗?”
      杜婆子朝她挥挥手,“进你屋里写去。”
      “好吧。”杜若也就不在东屋这边烦奶奶了,抱着自己的东西回了西屋。
      先往灶膛里扔上几根大柴火,西屋的炕上很快就暖和起来。
      “让我来先研究研究报纸。”
      这年代的报纸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写作手法都有一定的规律。
      看了几页报纸,杜若觉得她要补的东西还真不少,比如红宝书上面的东西得背上一背了。
      对啊,必须背。
      她记得历史上有一阵子出门,无论做什么,就算是去供销社买东西,开口都要来一句语录。
      然后才开始买这买那。
      那就背上几句吧,有备无患。
      好在她现在的记忆力还行,不说过目不忘吧,认真读上几遍就能记住了。
      再次感谢神仙水的功效,太给力了。
      这边报纸看完,杜若又看起了小人儿书。
      发现这个时候的小人书也是很有特色的,想要这些相近的题材里杀出来,也不容易。
      就像报纸上面的那些文章一样,她不想跟风啊。
      上辈子她很喜欢看小说,准确地说是喜欢看自己喜欢的书。
      自学校毕业以后,就再也没碰过那些为了升学,为了工作而学的书。
      她看的全都是小说,各种类型的都有,最喜欢轻松爽快,幸福结局的文。
      人活在世已经很苦了,业余时间看点儿书消遣一下,何必再去看那些苦情的,悲剧的,有明显的说教类型的书呢?
      她又不是受虐体质!
      突然,她眼睛一亮,有了。喜欢穿书七零不做后妈,她种田去了请大家收藏:

第116章 三分钟热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