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沉默。
      现场只有沉默。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过无解。
      “不管怎么说,此事朝廷都不能不管。”
      于谦抬起头,看了几人一眼,闷声道。
      “管?怎么管?”
      “问题你也已经清楚了。”
      “这根本就不是朝廷能管的起的。”杨士奇没好气道。
      “难道我们就什么也不做吗?”
      “那我们还有什么脸拿俸禄?”于谦毫不示弱。
      “你,你这是不顾大局?”
      “你顾大局,你就看着他们去死?”
      于谦就这样和杨士奇吵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
      也没有吵出一个结果来。
      “行了!”杨轩制止了两人。
      这件事是吵不出结果的。
      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
      虽说现在的大明还算富裕,但不可能把钱都投进这么一个无底洞中。
      生产力跟不上,也就无法创造更多的财富。
      没有更多的钱,朝廷也就救不了那么多弃婴。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现如今,倭国的白银大明已经开始开采,南洋的各个国家,也与大明建立了贸易关系。
      与历史上同时期的大明相比,现在的大明确实更加富裕,但对于有些事同样无能为力。
      至于将收养的弃婴组织起来,创造经济价值。
      这并不怎么现实,首先将其从一个婴儿养大,这就需要不短的时间,这其中的支出,就足以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的负担。
      其次,女婴长大后,也是要嫁人的。
      这个时代女孩成年的年龄是在十四岁,成年之后就可以嫁人了。
      按照杨轩原本的打算,是要将她们许配给单身的将士们的。
      届时,她们就要开始持家,精力大大分散。
      更何况,哪儿来那么多的工作岗位给他们。
      至于纺织行业,这并不缺人。
      总的来说,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女性能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但远不能和男性相比。
      男主外,女主内的明确分工才是现实。
      朝廷要做这件事的话,最终的结果并不会有什么变化,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此事暂且搁置。”
      “但《宣宗实录》不能再耽搁了。”
      杨轩转移话题。
      听到这话,几人也安静了下来。
      《宣宗实录》确实是大事。
      实录,编年体史书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
      大明立国以来,已有的实录有《太祖实录》、《太宗实录》、《仁宗实录》,《宣宗实录》还没有开始修呢!
      而朱允炆因为年号都被朱老四给废了,自然没有专门的实录。
    &

第19章 挽回形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