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三十四章 神仙之道[1/2页]

顾道长生 睡觉会变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有山有水,有风有肉,还有火锅和美女,多是年轻人,一起热热闹闹的,很容易就忘记了不能回家的烦恼。
      其实经过多半年的历练,以前的很多观念都在慢慢改变。俗世里的中二,懒散,愤怒,男默女泪,职场撕比等等,在这个新时代,就如孩童玩闹一般。
      屁股坐高了,眼界自然也高了。
      大家很愉快的过了一个除夕夜。小斋仍然没回来,传了个口讯,说在东海那边。顾玙更没时间,一直鼓捣聚气丹的材料。
      只有小秋和小堇,露面随便讲了几句,就拎着几坛酒跑到攒云峰上,聊了一晚上的悄悄话……
      到了年后,顾玙遵守承诺,在凤凰山东麓划了一大片土地,用来种植新生稻。
      如今城市群建设,空间无限压缩,以往的农田要么污染,要么被异兽占据,除了农业基地有成规模的种植田,城市群周边只能见缝插针的栽种。
      辽东是产粮大省,地被祸害的不少,白城是最安逸的,所以承担了一部分省内粮食供应。政府那边明言,如果种出稻子来,一定高价收购。
      嘁!
      顾玙就呸了,我缺你那点钱么?只是这个招数耍的,令人很不爽。
      时间一晃而过,约莫在三月中旬,齐云那边传过话来,说六一泥已经调和完成。
      天柱山,道院。
      顾玙跟着卢元清等人绕过主建筑群,到了半山腰的一处开阔空地,他打量着一座古怪房屋,奇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丹房?”
      “正是。”
      “这也太小了点,你们就不怕炸炉或者一氧化碳中毒?”
      “说笑了,这是吴前辈亲自指点所建,必是安全无忧。”卢元清道。
      也难怪顾玙吐槽,这房屋长3丈,宽16丈,窗户宽4尺,极其严密,门窗一关,连丝光线都不漏。而在丹房的正中央,有一个高8寸,宽24寸的坑灶,用来安放丹炉。
      所以咧,这就是个长方形的屋子,空间逼仄,根本施展不开的赶脚。
      “小辈无知,我们的丹房构造皆是如此,一氧化碳中毒又是什么?”吴山忍不住冒出来训斥。
      “没事,没事。”
      那货摆摆手,他可不想对一个明朝人解释啥叫一氧化碳。
      “居士,这便是我们调和成的六一泥,请您过目。”
      石云来小心翼翼的捧着一坨东西凑近,顾玙接过一瞧,白白的像面团一样,手感非常柔软,有黏性。
      最特别的,是它没有重量,而且是一个完整体,撕拽不开。
      “六一泥最早见于《黄帝九鼎神丹经》,六加一种材料,一为天数,六为地数,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意思。”
      吴山很尽职的科普,介绍道:“外丹炼制,必须合于天地之数,便需六加一泥状物做原料,意在固济封釜,确保升华之气冷凝,防止丹精外泄。”
      哦,原来如此!
      顾玙懂了,丹炉最重要的不是器身材料,而是如何封固严密,让丹药精华在炼制的过程中留存鼎内,无法外泄。
      六一泥,便是这个作用。
      “那就成了,吴前辈,你想炼制什么样的丹炉,有没有草图给我看看?”
      “里边来!”
      吴山领他进到丹房,跟着虚影一晃,散出一道神识。顾玙也探出一道,不太情愿的与之神交,接收信息。
      俩人交缠了好半天,他才完全搞懂,点头道:“没什么技巧,就是耗时略久。”
      “所以才请你帮忙,他们的法力根本支撑不住。”
      虚影特抽象的瞄了外面一眼,问:“你何时开始?”
      “就现在吧。”
      “好!材料就在此处,随意取用。”
      吴山很痛快,出去将众人赶走,自己则在丹房周围飞来飞去,似在守护。
      顾玙不去管他,坐在坑灶旁边,先检查了一遍材料,然后静坐调息,等精气神达到饱满的状态时,随手捡起一根青木扔进灶里,用指一点。
      噗!
      一簇火焰升起,迅速吞没了整块木头。而他心中一动,又摸出两颗赤炎果扔了进去。
      呼!
      赤炎果蕴含着强大的火灵气,火势瞬间凶猛,犹如赤蛇狂舞,室内温度也在不断飙升。
      他一点点提升火焰的烧融力,从红变成青,从青变成白,跟着运起小搬运术,将那堆材料送进灶里。
      一边要保证高温,一边要用神识包裹材料,慢慢塑形,消耗的法力难以想象。他灵力自生,还算应付得来,尚有闲心摸出葫芦,不时喝两口灵酒。
      这一炼,便是整整五日。
      吴山始终呆在外面,时刻注意着屋内动静,卢元清等人也时常跑来观看。
      “应该差不多了。”
      他估摸了一下时间,道:“不出意外,今晚可成。”
     &

第四百三十四章 神仙之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