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章 背井离乡去 前路在何处[1/2页]

鬼谋士 南宫小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潘归蒙一觉醒来,外面已经天光大亮,看看感应器上的时间,已经快十点了。家里人知道他旅途劳累,也没有人来打扰他。他起床后,贾三伺候他穿衣洗漱、吃了早饭,潘归蒙让贾三把李氏喊过来,让她执笔帮自己写了一封辞职信,意思是自己得了怪病,不能说话,一看到字就头晕,不能再去履职。李氏出身大户人家,从小也读书习字,水平自是比贾三要高一些,一篇辞职信写的还是中规中矩的。写完盖上贾诩的私印封好,连同之前贾诩外出公干的一些文书一起,让贾三送去郡衙交给郡守大人。
      接下来的十几天,潘归蒙闷在房间里专心练写字,因为他知道,自己以后是一个文人的角色,作为一个文人自然不能不会写字,而且字还不能太差。他白天让李氏指导自己练,晚上让贾三陪着自己练,一边练一边还学当地的口音。潘归蒙拿出在研究所搞研究的劲头,虽然十几天时间不长,但是起码还是有一些进步的。
      这期间,贾家的一些族人和官府里一些和贾诩关系比较好的同僚都来看望潘归蒙,潘归蒙一开始以病重为由一律不见,后来想想一味的不见也不合适,容易引起外面人的猜疑,于是后面几天便带上面具,装成病恹恹的样子出去,故意哑着嗓子和来人寒暄几句,告诉他们自己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
      十几天时间过的很快,潘归蒙每天除了练写字和练说话,便是思考接下来去哪里的问题。根据史书记载,公元173年也就是今年,贾诩出场过一次,也就是遭遇氐族人的这件事,等到下一次出场已经是189年董卓入京,中间有16年没有任何记载,但是下一次出场的时候,贾诩在整个凉州军中已经很有声望了,也就是说,接下来的16年里,自己一方面不能折腾出什么值的载入史册的大事,但又要凉州军中获得相当的声望,这还真是挺矛盾的一件事。
      潘归蒙琢磨了许久,感觉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有这样几件事情可以做,一是赚钱养家,自己毕竟承诺了孙氏和李氏,以后定期要给他们捎钱回来,虽然现在贾家已经不敢怠慢她们,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吃穿用度,但是自己说出去的话一定要兑现;二是找陆凌丽和吕耀祖,如果时光机真如高奇所说,误差是前后一年的话,那陆凌丽最晚2年内会出现,吕耀祖最晚3年内会出现,自己在3年内只能在洛阳附近呆着;三是找到了陆凌丽和吕耀祖后,再找一个能够顶替贾诩身份的人,让他扮作贾诩完成贾诩应该完成的历史事件。
      这几件事都是相当有难度的,第一件事,虽然潘归蒙身上还有八两黄金和一些铜钱,但是俗话说坐吃山空,如果没有找到很好的赚钱的方式,这点钱估计支撑不了太长时间;第二件事,潘归蒙要在传送门的地方等他们出现,24小时都不能离开,说不定打个盹就错过了;第三件事,要找一个适合顶替贾诩的人太难了,不仅要饱读诗书、足智多谋,还要能放弃自己原来的身份去扮演另一个人几十年,这个事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可能。潘归蒙实在想不到什么好主意,只好打算走一步看一步,之前他已经感受到了时空的自我修复能力,心想:车到山前必有路。
      这一日,潘归蒙对外宣称自己已经基本痊愈,要去外地做官,他看贾三聪明伶俐,便带在身边伺候自己,起码倒马桶的活儿有人干。他出发的那天,整个贾家的人都来送行,毕竟他是孝廉的身份,现在是整个家族甚至整个凉州的骄傲。潘归蒙虽然戴着面具,也不敢跟大家多接触,赶紧和贾三两个上了马,冲大家抱了抱拳便打马而去。
      没多会儿,两个人就出了姑臧城,直奔长安而去。路上,贾三问潘归蒙道:“少爷,我们这是要去哪里?”潘归蒙说:“先去长安吧。”在贾三心目中,潘归蒙是个神人,肯定有自己的安排,所以也不敢多问,他哪里知道,潘归蒙现在也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下一步具体要做什么,只是知道传送门在长安的西南方,自己要朝那里去。
      两个人昼行夜宿不提,这一日到了长安城外,潘归蒙也不进城,直接就朝长安城的西南方向行去。贾三感觉很奇怪,问道:“少爷,我们这是要去哪里?”潘归蒙说:“今天没什么事,先四处转转,熟悉熟悉地形。”贾三不知道潘归蒙要熟悉地形干吗,又不敢多问,只好打马跟在潘归蒙后面。
      长安西南方二三十里是一片树林和荒野交界的地方,再往西南便渐渐进入森林茂密的群山。这一带人烟稀少,时有贼寇出没,原来长安城里的很多老百姓因为官府的盘剥无法生存,便举家流亡,很多都在这一带的山林中落草为寇,劫掠往来的商人和百姓,有时候饿极了,连官府的车马也敢劫。
      因为这一带都是荒野,看上去到处都差不多,潘归蒙也不十分确定之前传送门开启的位置是哪里,只好在这附近转悠,看看感应器上,并没有任何反应。潘归蒙心里捉摸不定,一边想着心事一边任由马缓缓前行,贾三见他在想问题,也不敢打扰,只得默默的跟在后面。马自然是往有草的地方去,不知不觉二人已经向南行不少路,来到森林边上。潘归蒙抬头一看,哎呀,怎么都快要进山了,拨马想要往回走,突然听到“哐啷啷”一阵锣响,从山林中冲出二十多人将二人围在当中,为首一人,看上去年龄不大,脸上还稚气未退,但身高约有两米,相貌俊朗,虎背熊腰,手持一杆大枪,威风凛凛,只见他把大枪朝潘归蒙二人一指,喝道:“呔!你们两个,识相的把身上值钱的东西和马留下,饶你们一条性命。”
   &

第10章 背井离乡去 前路在何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