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两句,不就是之前我们阿财他爷爷拒绝了你们当家的进作坊吗,大家都是认识这么多年的人了,也不是不知道对方,你就别酸了,这不是确实要不了那么多人吗。”
大伯母才不惯她这臭毛病,一天天的见不得别人好,还非要刺她几句,她才会闭嘴。
孙桢看她们在那你来我往的,也知道了翠华婶子阴阳怪气地原因,原来是因为上次他们家作坊招人的时候,翠华婶子的丈夫找到老爷子说能不能也让他进作坊帮忙,当时已经招够人了,所以老爷子拒绝了他。
因为村长招人那天他刚好不在家,所以不知道这个事情,第二天才找上门的。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你说说你,说这些酸话干什么,兰英和淑慧她们家也是有这个本事才能开得起作坊,你要是有这酸人家的功夫,那让你当家的也去开一个。”桂花伯母玩笑地说道。
“我当家的要是有那本事就好了,一天就知道缩在家里不干活。”翠华婶子又吐槽道。
“这个时间也没啥农活可干,不在家缩着还能干啥?”二花伯母也搭腔说道。
“现在这个天太冷了,也就只能在家里烤烤火,其他的也干不了。”孙母和大伯母也加入进了她们的话题里面。
不一会儿大家就从唇枪舌战的氛围转变为中年妇女的八卦日常。
孙桢则是在一旁看她们几人做豆腐的过程,孙倩已经进屋和桂花伯母家的二丫姐说话去了,她没耐心听大家在这八卦,而是去跟她的小姐妹打听去了。
孙桢看到桂花伯母她们先是把豆子磨好,接着就是把磨好的豆子和水一起舀到摇架里面,此时摇架上已经放好了装豆子的白布。
摇架是两根类似扁担的竹子叠在一起,四个角分别把白布牢牢地挂了起来。
接着大伯母和孙母就开始站在两边,双手拿着摇架,开始上下晃动,这时豆浆就会顺着最下端的圆圆的地方开始滴到下面接着的木盆里。
等到摇不出多少豆浆了,把他们都倒在锅里,这时二花伯母烧好的火上面架的锅就可以开始煮豆浆了。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先舀点豆浆出来每人分一点喝,然后剩下的就开始点豆腐。
一般点豆腐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方式,主要以卤水和石膏为主,而孙桢他们这里是用酸汤点豆腐。
这也是需要技巧的,一锅豆浆要放多少酸汤,她们早已经能自行判断出来。
等到放好酸汤后,豆浆才能慢慢凝结成豆花形状,就可以舀出来,放在做豆腐的模具上。
模具是没有底的,只有周围和一个盖在上面的盖子,等把豆腐都舀好后,就用盖子盖起来,再用洗干净的两块大石头压在上面定型。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就能揭开切成一块块的豆腐了。
孙桢在一旁看得热切,大家看到后也调侃她:“你们看阿桢这样子,一看就是个勤快人儿,以后嫁到人家去肯定勤快得很,你看我家姑娘直接都不出来听我们这些老婆子说话,就阿桢,听得真真的。”二花伯母笑着打趣她。
按说古代小姑娘这时候可是要害羞得躲到屋子里去的,所以孙桢也假装害羞一般跑过去找孙倩她们玩了。
桂花伯母她们则是在旁边哈哈大笑。
第53章 腌腊肉与做豆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