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是大米和小米一起蒸的二米饭,配菜是满满一锅土豆炖鸡,一人满满一大碗吃的喷香。
做饭期间,林晗伊熟悉了五个小姑娘,分别叫姚青、姚禾、夏秋、夏春和陈花。
也八卦了一些清风寨的事情,清风寨里姚、夏是两大姓,其他的如吴可欣和陈花这样的就是外面捡来的,记得自己姓什么就按原来的叫,不记得的就跟着寨子里姓。
寨子里有医者,有老师,所以每个崽崽到了四岁就要开始学习,到了八岁再根据兴趣专精某一方面。
比如看着面黄肌瘦几个姑娘,姚青其实是打猎的一把好手,姚禾喜欢种地,夏秋和夏春喜欢医术,虽然技艺不精,但是会护理,而陈花就更六了,她会占卜。
林晗伊连忙道:“阿花,在外面可不要搞占卜的东西,不然会被抓起来。”
陈花老实点头,“苍叔说我学艺一般,还不能接单。”
林晗伊放了心,至于这几个孩子为什么面黄肌瘦,林晗伊了解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后得出一个结论,营养不均衡。
如姚青所说,像今天这样大口吃米饭的时候在她记忆里根本没有。
采买回来的粮食和地里的产出专供老人和幼崽。
清风寨的幼崽可以吃粮食到五岁,之后就要努力适应天天吃肉蛋和野果,偶尔才能吃到粮食的日子,而等人老了到六十岁的时候,也可以开始吃粮食。
一是因为老人总吃肉消化不了,二是因为老人的牙基本掉光了,吃不了多少肉。
但是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能活到六十岁的人并不多,这时候寨子里的大夫也无能为力,大夫变不出来粮食,治不了饿病。
幸好有苍梧这样一号人物,他能算出什么时候可以出去,算是让大家有了希望。
林晗伊不得不感叹,清风寨的领导者想的够周全。
为了有盐布这些必须的物资,也为了寨子里的男女平衡,还专门安排了人接触外界来办此事,这也说明他们应该是懂近亲不能结婚这样的理论的,不然两个大姓之间在几十年内通婚还是能顶得住的。
吃过午饭,沈玉泽又踏上了奔波的路,林晗伊负责安排十人的住宿,就按沈玉泽所言。
大牛、阿大、姚青、姚禾住在沈家,夏秋、夏春住在隔壁林家,剩下四人住在隔壁的隔壁的隔壁林小海家,吃饭也是去林小海家。
几个孩子出来除了衣服就是带的肉类,每人好几大块腊肉还有风干兔子。
林晗伊按照市场价全都给收了,这样几个孩子就有钱买粮,当然买粮也是在林晗伊这里买。
因为腊肉比较贵,十个人每人得了五十块钱,只买粮食的话虽然不够吃一年,但是孩子们会打猎,也会种菜,倒也不用愁。
林晗伊卖给几个孩子一百斤土豆、一百斤地瓜、一百斤玉米和五十斤麦子,另外还送了一篮子鸡蛋,应该够他们吃一个月的了。
“这些你们先吃着,不够的话可以在村里买粮吃,现在正值春耕,我给你们的安排是上午来我这里上课,下午自由行动。
你们是去打猎赚钱还是去地里帮忙赚工分都可以,工分是分粮食的时候用的。
阿
第374章 迁村的决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