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工开物》,便坐在暖炕上后世《鹿鼎记》中写的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出家一事。
      她也觉得民间会这么猜可太正常了,天下那么多名山古刹,偏偏康熙就对五台山情有独钟,还不止去一次。每次去待的时间还都不短,也怪不得百姓会怀疑。
      康熙从五台山回来后没多久,便下旨召集群臣编撰一本字典。
      一下子朝中的文臣轰动了,胤祉也是激动不已。
      康熙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大臣脸上写了激动,一个个的都想争个编纂的名额,康熙就知道这条路他走对了。
      胤?稍一思索便明白了为什么汗阿玛会下这样一道旨意,只要这部字典编成,便是流传千古的美事。
      不但但参与编撰的官员如此,而汗阿玛作为发起者,更是功不可没。
      一来可以统一南北方言,稳住了官话的地位。
      二来,在文字解释中加入自己的想法,更好的统一思想,巩固大清的统治。
      不得不说,汗阿玛这一步走得真妙,日后天下的学子都得感念汗阿玛的文治之功。
      康熙一眼便瞧见了胤?,面对胤?眼中的崇拜,康熙都愣了那么一刻。
      官员们为了争一个当编撰官的名额,乾清宫里吵吵嚷嚷,互不相让。
      比起银两、升官更重要的就是名声了,还是能千古流芳的那种,谁都不肯让谁。
      一时间乾清宫里愣是比庙会时的大街还要热闹几分,胤?却在想,新的印刷作坊该见见面了。
      两年前,丁益最后一次出海的时候,带回来了一台古登堡印刷机。
      听着好像是新技术,其实就是金属铅活字印刷术的改良。倒是西洋来的墨更让胤?看重,比起大清用于印刷的墨,这种更容易着色一些。
      这台印刷机交给了工匠,便仿制了出来,还多做了好几台,只是因为没有配制出墨,便一直搁置着,没有投入使用。
      如今,油墨也被琢磨出来了,那京城再多一家印刷作坊,对学子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说不准明年,启蒙的书还能再便宜一两银子一本。

第476章 天工开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