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院长刚离开会议室就联系林飞星告诉他两天后开会的事。
对于张院长的通知,林飞星早有猜测,毕竟没有他本人参与,光那一份意见书是无法打动那些教授。
两天后,诸葛毅将炎华原子能研究院所有核心成员全部召集到了上京。
上一次全部到会还是为了确定炎华实验堆走什么方向。
林飞星跟着张院长来到了炎华原子能研究院大楼,在走进会议室前。
他经过了目前为止最严厉地搜查,这也让林飞星认识到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全员到齐,会议开始!
首先大家即将看到的为最高保密级别资料,出去后,一个字都不能透露!”
诸葛毅见人都到齐后,便宣布会议开始,这次会议预计会进行一整天。
所以连饭都准备好了,就是为了尽量避免与外界接触。
随后诸葛毅再次放了一遍林飞星的意见书,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了。
不过为了让那些没看过的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再放一遍。
“我想大家都看见了,这份意见书从理论到建造全都详细写明。
今天召集大家来就是为了与意见书制定人进行交谈。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那些第一次见的人全都被那意见书给震惊到了,全都还没缓过来。
而那些第二次观看的教授则是有几个已经蠢蠢欲动。
“我有疑问,从意见书上可以看到,目前实验堆设计与意见书上相差甚大。
且技术上需要作出重大改变,这将会对我们后期实验造成巨大影响!”
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教授提出了疑问,而这也是很多人的疑问。
面对这位教授的问题,林飞星早就有了对策。
“这位前辈问的好,每一项技术在面世前都可能面临很多次修改。
如果新的方法比旧方法更适合,那为什么不能为此改变呢?
在意见书第126页我已经给出解决办法,大家可以再看一遍。”
林飞星说完后,诸葛毅便将意见书翻到126页,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林飞星提到的解决办法。
“可是你上面提到的第一内壁材料我们并没有听过,那么如何实现呢?”
“这是新材料,当然没见过,不过很快大家就能见到了。
材料上大家不用担心,我有材料制备方法,不会有影响!”
“你一句话我们怎么相信你?”
很显然,这群老教授根本不相信林飞星还能对材料学那么精通。
“可惜这里没有网络,大家出去后可以查一下叫星辰钢的专利。
这只是一件半成品,而剩余的材料我已经在研究了,很快就会见到实物。”
面对林飞星的回答,很多人依然带有怀疑。
随后林飞星又回答了几个问题,全都是完美地回答。
不过最后有一个看上去极受大家尊重的老人站了起来。
“林小友,先不管你这份意见书到底如何。
你知道炎华为了核聚变工程付出了多少吗?
不管是在人力上,还是资金上!
现在你一份意见书就想让大家改变方向?
你知道这会引起什么后果吗?如果最后证明你的方法是错的。
&nb
第124章 我愿肩负所有砥砺前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