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三千里江山[2/2页]

明末天下1639 武陵岛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咱们家的长久为计。只要娘娘在北京好好的,姜氏不敢真对咱们家如何的。”
      “我好好的?”
      金叶花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瞪着金可兴,“如今我肚里也有了龙种,生育那一关可就说不好。但凡有个万一,你们又该怎么办?”
      “娘娘千万慎言!”
      金可兴立即跪倒,万一这位娘娘真有个三长两短,那金氏的未来可就真的到头了。
      “慎言!?”金叶花接连冷笑,“你也不看看你们都做了什么?”
      “陛下亲征扶桑,故意把李?B的军队留了大半在扶桑一整年。那姜客邈回到国内当即北伐,却三战三败。这等废物,叔父居然没有趁机去压制他。”
      “还有,江华岛上陛下令人帮咱们练了三千海防兵。听说姜氏也盯上了这支兵?”
      金可兴立即回道:“娘娘放心,这三千人是上国军将帮忙练成的,从上到下都是咱们的族人在管控,军饷粮草也是走的叔父门下。我们也不傻,要是丢了这支军咱们就真的成了板上鱼肉。”
      听到海防军扔在手里,金叶花这才舒缓了脸色。
      她慢悠悠的摸着自己的肚子,忽然对着金可兴发问。
      “可兴堂兄,你说若我肚子里是个王子,那么咱们金家又会如何呢?”
      “那最好不过!”金可兴想到这里也喜形于色,“那起码也是一位尊贵的王爷,能与我们王上平起平坐的上国亲王。咱们家在国内的地位肯定也会更加稳固。”
      “稳固?”
      金叶花忽然笑了起来,她柔媚的看向了自己的肚子,竟然当着外朝使臣的面喃喃自语起来。
      “陛下前几日来看我,曾经向本宫许诺过一件事。”
      金可兴听到这话,脖子不禁缩了一缩。
      虽然大家都是亲戚,可这上国宫内的家事也是他一介外臣能听的?
      “看把你吓的,”金叶花撇了金可兴一眼,让奴婢把他扶了起来坐下,“我既然敢对你说,那必然是你能听得的话。”
      金可兴收拢心神拱手:“那边请娘娘示下,外臣听着呢。”
      “我这话可不是外臣能听的,只能说给我金家的金可兴听上一听。”
      金可兴觉得自己有些腿麻,这是太过紧张有点抽筋的缘故。
      随着金叶花一挥手,周边服侍的宫娥太监都躬身退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金叶花又温柔的看向了自己的肚子。….“可兴堂兄,你可知道陛下许了我这个孩子什么?”
      “啊,天子许了什么?”
      “陛下许了我,我这一胎或者之后有了儿子,他不会是朝内的亲王或者郡王,他将会是掌握三千里江山的一国之主。”
      听到这一句话,金可兴当即就呆住了。
      金叶花轻声笑着看向金可兴:“堂兄,你说我该去哪里寻个合适的三千里江山,向陛下讨来留给我的孩儿呢?”
      三千里江山?!
      金家的未来、李氏朝鲜、弄权的姜氏兄妹.....带有天子和金家血脉的朝鲜新王朝.....。
      诸多信息瞬间在金可兴的脑中爆炸,一个念头无法抑制的在他心中飞快的膨胀着。
      凭什么要为恢复本国法统立下大功的金氏处处让着姜氏?!
      为什么只有姜氏子弟可以横行于国中朝野?
      为什么要担心朝鲜少主日后的清算?
      世人都知道李氏朝鲜当年也是篡的位......,只不过是得了大明的册封。
      金家出的天子血脉,难道还不上一个李氏逆贼之后?!
      金叶花冷眼看着金可兴脸色一再变换,最终在他的眼中看到了一道狂喜。
      金可兴长吸了一口气,郑重的再次拜倒。
      “娘娘放心,这三千里江山由金家去替娘娘寻来!至于叔父那里,我定然能劝通他。”
      张守言没有接见朝鲜使臣,而是转身去了太极殿。
      朝鲜使臣这次来到大楚觐见,是为了把这几年来对于上国天子御旨执行情况进行汇报。
      三年前张守言就对朝鲜南北下旨,着令堪修典籍。
      尤其是朝鲜民间对于朝鲜上古胡言乱语的描述和臆想,例如编造出来的所谓上古桓国,国境居然囊括中原!?
      这显然是对中原爸爸的大不敬,所有典籍都必须予以修订。
      其二是令朝鲜南北正式认定传承其为新罗之后,与盘踞过东北的高句丽毫无关系。
      其三是令朝鲜各地立碑,将汉字、节气、服饰、饮食等多方面中原文化输入朝鲜的事实加以明确,名为上国赐恩碑,总计三千座。
      这以上三点对于朝鲜朝野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南北双方还争先恐后的实施这几条。
      都想靠此来证明自己才是中原爸爸最贴心、最正统的的儿子。
      不过在天子的旨意里还有最后一条:天子认为朝鲜文字太过于落后,往往词不达意还需以汉语来注释,所以天子认为朝鲜国上下应该着力推行汉语汉字。
      关于这一条旨意,大楚方面并不是只是说说而已。
      朝廷往南北两方都派出了由十多位老儒生充当的文监使。
      这些人专门负责推广、监察汉化事宜,搞得如今的汉阳和平壤两地,居民上街都不敢用朝鲜语大声说话,见到官吏在侧时只能用手比划和夹杂着几句简单的汉语来交流。
      而也正是这些食古不化的老儒生,对于南北双方的汉化进度都大为不满。
      动不动就被北京递折子告状。
      张守言在今年端午前后以此事为借口下旨申饬了汉阳和平壤。
      所以本次朝鲜派人出使北京的,主要是进行汇报和申辩,并不是什么好差事。
      故而这个事才会落到金家人身上。
      姜氏兄妹也是想着皇帝会看在金嫔的面子上,不会过于斥责他们。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张守言之所以会借题发挥,为的就是让金家人能大大方方的来到大楚,好让他的朝鲜小老婆“做些小动作”。
      在张守言规划的帝国版图内,扶桑、安南都将只属于帝国,而夹杂在帝国与扶桑之间的半岛又岂能例外!.
      武陵岛主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三千里江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