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的,就是过去看一眼,如果有必要做防护措施,才真的在那驻扎下来。”
“堵不如疏。”苏政华刚说了四个字,忽然想到这是个大工程,现在说了也完不成,而且很可能不会被批准,只好闭口不言。
他们说的不算什么秘密,朝廷每年都会派人去雨水或干旱的地方,探查需不需要朝廷的支援。所以也没避开苏妙倾。
苏妙倾点了点头道:“我很赞同太子刚刚的建议,将水引流到别处,比建起高墙防御要有用的多。”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这道理谁都懂,但是疏通要塞有很多前提条件,洪水来了往哪引?怎么引?每年还要派人清理河道等等。
而且工部的人为了图省事,每年把高墙筑起来,洪水退了把墙推倒就完事了。而且这样做只需要少量的人力物力和钱财,疏通河道就不一样了。
在一劳永逸却很麻烦破费,和简单粗暴年年都需要做的两种选择中,皇上果断选择了后者。
“现在是来不及了,这才二月中旬,江南已经下了两场大雨,每场都持续三天,田地都淹了大半。好在现在放晴了。百晓生推算了一下,说有可能还会下雨,我们做好准备。”
殷黎塘无奈摊手道:“工部尚书告老还乡之前最后盖章同意的方案就是水来土掩。”
苏妙倾笑着说道,“太子对工部尚书这个位子势在必得吧。”
这话虽然是对苏政华说的,可是看的确实殷黎塘。
殷黎塘微微摇头道:“我确实想升官,不过才入朝没多久,怎么可能升迁这么快。”
“前两年科举出身的人大多都碌碌无为,唯一一个有才华的还因为避嫌身居低位。朝中官员多数都到了该回家休息的年纪,皇上无可用的人才,不这个时候安插自己的手下,还要等什么时候?”
苏妙倾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说的有些多了,希望你们不要介意。”
“我们不需要结党营私,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殷黎塘淡然道:“这位就是传说中的‘公子吧,能把朝局看的这么准,确实很有本事。”
“过奖过奖。”苏妙倾拱拱手道:“太子说让江湖郎中给我看看身子,应该就是你工部侍郎殷黎塘对不对,那还请你帮我看看可有顽疾。”
殷黎塘愣了一下,他总共入朝满打满算不足半载。因为工部和户部混乱,年前他基本就没怎么露面,朝中甚至都有人不认识他,但这个苏妙倾居然直接就能交出自己的名字。
苏妙倾把自己的胳膊交给殷黎塘把脉,回头看着明瑶曦道:“我刚刚说唯一的人才是就是你,丞相之子明瑶宇。你的断案能力确实很强,在邢部侍郎这个官位太屈才了。”
“至于这位,应该就是新上任的户部侍郎方弦之了,在皇上寿宴上的那副诡辩确实精彩,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成为朋友的前提起码要知道这个人的基本情况吧。”方弦之道是对苏妙倾能够准确的叫出他们名字,甚至包括了解他的身世,都不感到惊讶。
苏妙倾点点头,“是,我正要说。不过解释太多很累,没有人会来了吗?例如户部侍郎裴元庆,钦天监的百晓生?”
“不用彰显你的人脉了。你若是没有恶意,我也不会有恶意,用不到你的那些朋友来我这救人。”苏政华淡淡的说道:“可以开始说说你自己了。”
苏妙倾刚才确实是在彰显自己的能力,这种彰显不仅是震慑苏政华,也是要让苏政华重视自己。
“之前说了我祖籍南晋人,今年二十有三。生来无父无母,是叔父收养了我。”苏妙倾指了指上官婉儿道:“叔父交友遍天下,也愿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后来长大之后,叔父让我去历练,我便学习叔父,救人于为难之时。”
“所以,你或者你叔父救得人当中有朝廷命官,还是个会泄露朝廷机密的命官?”苏政华冷笑,显然是要把那个人找出来。
苏妙倾摇了摇头道:“这倒不是,在下不过就是多关注了一下朝廷的皇榜而已。每个人的任职都有发布。稍加调查就能发现这些人跟太子多少都有些渊源。”苏妙倾敲了敲自己的脑袋,意思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跟别人无关。
方弦之点了点头,“这点我认同,但是你是怎么知道皇上寿宴时,我做了什么的?我记得没错的话,皇上的寿宴一般人可参加不了。”
“拜你那副画所赐,貌似皇上对自己填上去的眼睛不满意,正在满京城找人修画或者干脆临摹一副画出来呢。”
苏妙倾淡笑道,“没有眼睛的龙,若不是用了一番诡辩,皇上不砍了你的脑袋,都对不起他的小心眼了。”
第192章 无所不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