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也要个储钱罐[1/2页]

你好1983刘青山 隐为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生产队的队部里,老板叔继续唱名:“大张罗。”
      “来了来了。”
      大张罗也喜滋滋地挤到前面。
      车老板子瞥了他一眼,戏谑地说道:“大张罗,你行不行呀,可别像张杆子刚才似的,一高兴也发疯,俺可告诉你,你的钱可比他还多呢,发起疯来肯定更严重。”
      大张罗也非常配合地一拍胸脯:“你放心,俺挺得住,绝对不会被金钱击倒!”
      在大伙的嘻嘻哈哈声中,大张罗领了一百四十五块钱,这个平时喜欢嘻嘻哈哈的汉子,也忽然变得沉默了。
      翻来覆去把手里的票子数了好几遍,能说会道的大张罗,张嘴想说话,却哽咽难言。
      最后,他干脆举起手中的钞票,使劲在空中挥舞一下:
      “以前咱们是苦哈哈,穷欢乐,这回,日子总算是有奔头啦!”
      “对,有奔头啦!”
      周围的人们,也纷纷挥舞手臂,出言响应。
      而刘青山则抓住这个瞬间,摁下了照相机的快门儿。
      这些人们勤劳而朴实,能够吃苦耐劳,缺少的,就是能够给他们领路的人而已。
      一家一户的,陆陆续续都发到了钱,数量大多都在一百二十块到一百五十块之间。
      家里劳动力多的,大棚蔬菜产量高的,就能多分一点。
      最少的人则是哑巴爷爷,才得了不到四十块钱。
      要不是仗着入股资金多一些,还真分不到啥钱,因为他在山上,大棚的营生,根本就一手没伸。
      刘青山乐呵呵地把师父的钱帮着领了,他知道,哑巴爷爷根本就没有钱的概念。
      等分得差不多了,已经到了下午两点多,村里的小学都放学了,看到这边围着人,不少小娃子也都凑了过来。
      然后又赶紧往家跑,孩子们也知道:家里有钱,就能做一套新衣服,过年能多放几挂小鞭儿。
      “杨老师,正好你过来了,快点领钱!”
      看到杨红缨的身影,张队长连忙吆喝。
      “啊,还有我的?”
      杨红缨也有点发愣。
      张队长乐呵呵地点点头:“杨老师,你户口虽然没落到咱们夹皮沟,但你只要在咱们夹皮沟一天,就是合作社的一员,这个叫……叫什么来着?”仟仟??d
      刘青山在一旁补充:“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俺老姐这个叫知识入股。”
      这一刻,性子刚强的杨红缨,眼圈都有点发红,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这份浓浓的乡情。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她真正将自己视为夹皮沟的一员。
      杨红缨最后得到的钱并不多,跟哑巴爷爷差不多,但是不在于钱多钱少,关键是代表着的那种认可。
      “那这些钱我先拿着,正好年末了,邮局开始订购报刊杂志,我就用这笔钱,给孩子们订阅一些儿童读物好了。”
      杨红缨很是爽快地接过钱,然后就制定好了花钱计划。
      这个时代,最好的儿童刊物,就属《儿童时代》和《儿童文学》,至于报纸,就订一份《中国少年报》吧。
      一听说老师要订刊物,后面跟着的小老四和山杏立刻都眉开眼笑。
      尤其是山杏,小家伙最喜欢安安静静坐在那。
      看到这一幕,刘青山心里不免有些自责:自己这个当哥哥的,还真是太粗心了,光顾着改善家里的物质生活,忘了还有精神食粮呢。
      “正好山杏也在,快点过来领钱。”
      老板叔这会儿终于清闲下来,嘴里招呼着山杏。
      “我?”
      山杏的小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有些诧异。
      “哎呀,快去啦!”
      小老四不由分说,拽着山杏走过去,然后还仰着头问:“老板叔叔,我有没有呀?”
      “你也有,一会叫你哥一起领回去。”
      老板叔逗了小老四一句,然后就把钱递给山杏,两张拾元的,一张伍元的,还有一张五角的:“一共是二十五块五。”
      这笔钱,其实是在钱玉珍名下的,只有资金和土地入股,要知道,当初刘青山可是帮山杏掏了一百八十块的。
      只是因为没有劳动力,大棚也都是别人给种的,所以数额比较少。
      但是对于山杏一个还不到七岁的小娃娃来说,可就一点不少了,没瞧见,旁边的老四,眼睛都直了吗?
      “哥,给你钱。”
      山杏将手里的四张钞票,伸到刘青山眼前。
      刘青山摸摸她的小脑瓜:“五凤儿,这钱你自己存着,等哪天哥去县里,给你买一个大白猪的储钱罐,等你把储钱罐装满,就可以找你娘去啦!”
      “真哒!”
      山杏大叫一声,然后就扑进刘青山怀里,两个瘦弱的小肩膀,急速起伏着。
      她不知道,哥哥是怎么知道她的心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也要个储钱罐[1/2页]